北京時間11月19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兆易創新并購剛通過添煩惱:訴訟纏身思立微業績承壓。兆易創新并購同行思立微拿下“通行證”,原本希望與后者在現有的供應鏈、客戶資源和銷售渠道上形成積極的互補關系,進一步增強實力,但是在關鍵技術、核心業務上,思立微侵權訴訟纏身,雙方未來整合承壓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811/19-52116.html
上市公司兆易創新(603986.SH)籌劃10個月之久的收購案終獲監管通過,但是市場圍繞這筆高溢價收購標的上海思立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思立微”)的爭議卻未停息。
11月12日,兆易創新公告稱,已于10月31日收到證監會通知,經過證監會并購重組委審核,其收購思立微項目獲得有條件通過。據悉,此次收購交易作價17億元,兆易創新將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進行,如果收購結束,思立微將成為兆易創新的100%控股全資子公司。
有意思的是,就在監管層通過此次并購案的當天,思立微作為OPPO屏下指紋獨家供應商的格局被打破。10月31日,匯頂科技(603160.SH)財務總監陳恒真在其三季報投資者交流會上透露,目前匯頂已經恢復與OPPO的合作,屏下光學指紋產品已經批量向OPPO出貨。
“屋漏偏逢連夜雨”,思立微曾經引以為傲的一線手機供應商被分羹出去之后,《投資者報》從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官網看到了關于思立微的新一起訴訟,記者多方打聽了解到,目前匯頂科技在屏下光學指紋方面啟動了對思立微侵權的新一輪訴訟,總計索賠金額達1.5億元,這或將影響后者未來主要營收來源。
兆易創新未披露收購標的最新訴訟
11月7日,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其官網上披露了受理匯頂科技起訴上海思立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信利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市蘇寧易購銷售有限公司侵害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一案。
《投資者報》記者獲悉,匯頂科技此次訴思立微侵權涉及三項專利,分別是1項屏下生物特征識別裝置、生物特征識別組件和終端設備專利以及2項屏下生物特征識別裝置和電子設備專利。
據了解,這已經是匯頂科技今年第四次向法院訴訟思立微侵權,今年9月14日,匯頂科技就思立微抄襲其電容指紋知識產權,向思立微提起三項訴訟,索賠金額總計2.1億元,目前上述3個訴訟尚未宣判。記者向匯頂科技了解,本輪訴訟的內容為屏下光學指紋產品,包括立即停止光學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并提出1.5億元的賠償和銷毀庫存等。
對此,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思立微目前主要兩條產品線——電容指紋和屏下光學指紋均被同行以侵害知識產權起訴并立案,尤其是屏下光學指紋作為思立微今年發力的重點,也被思立微看作重要的業績增長點,一旦敗訴,思立微不僅要承擔巨額的索賠金,還將影響其未來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距離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上述訴訟已經十天,但兆易創新卻遲遲未對訴訟進行披露。上述分析人士指出,并購案剛剛過會,兆易創新也同時宣布復牌,這時候對收購標的的重大訴訟隱而不公布,是對投資者知情權的傷害。
數據顯示,兆易創新并購案通過后,11月1日復牌至11月15日期間,兆易創新股價從71元/股上漲至74.66元/股,漲幅5%。
思立微主要客戶訂單被切走
思立微成立于2011年,主要從事新一代智能移動終端傳感器SoC芯片和解決方案的研發與銷售,提供包括電容觸控芯片、指紋識別芯片、新興傳感及系統算法在內的人機交互全套解決方案。根據公司官網信息顯示,2016年思立微成為全球指紋市場的前三大供應商。
市場中總有一種獨特現象,某一領域里老大、老二更能形成話語權,老三以及以后的企業只能在夾縫中生存,手機觸控芯片領域同樣如此。盡管排名還算靠前,但是思立微的市場占有率卻并不高。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CCID)統計,2016至2017年,瑞典FPC與匯頂科技兩家企業的市占率之和達到近70%,思立微由于在2017年成功進入華為供應體系,以6.5%的出貨量占據了市場的第三位,距離前兩名龍頭差距巨大。第一手機界研究院數據顯示,雖然有OPPO屏下指紋獨家供應商身份加持,今年上半年手機觸控芯片出貨量排名中,思立微已經滑落至第四名。
隨著OPPO恢復與匯頂科技的合作,思立微遭遇在光學指紋領域的“滑鐵盧”。對于匯頂科技進入后,思立微與OPPO在光學指紋的合作“蛋糕”將會切走多少、對公司產生影響預期以及思立微當前是否存在大量庫存等問題,《投資者報》記者向兆易創新方面指定郵箱發去采訪提綱,但遺憾的是,截至記者發稿,并未收到相關回復。
思立微營收預期打問號
按照此前兆易創新并購思立微的業績承諾,并購結束后,思立微需2018~2020三年累計凈利潤不低于3.21億元,即平均一年需超過1億元的盈利。對照2016年、2017年的凈利潤分別為-283萬元、1141萬元,這個目標對思立微來講并不小。
值得注意的是,11月12日,兆易創新發布了思立微 2018 年度盈利預測審核報告,報告顯示,預計2018年營業收入為6.91億元,預期同比增幅54%;凈利潤為9439萬元,預期同比增幅達727%。
公告對預計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進行了解釋,其表示近期的市場需求由傳統的電容指紋芯片逐漸轉變為可實現屏下指紋識別的光學及超聲指紋芯片,公司憑借前期豐富的技術積累,敏銳把握市場發展趨勢,快速推出光學指紋識別技術,2018 年下半年,公司光學指紋新產品研發成功并實現大規模出貨,成為本公司營業收入新的增長點。
這份早早到來的業績預期在外界看來,是兆易創新希望對外釋放樂觀的信號。不過,兆易創新并未披露今年屏下光學指紋的產能預期。《投資者報》記者調研了市場上多家主流模組廠商,了解到目前生產的所有光學指紋模組訂單只有匯頂科技。
對此,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一線手機的模組供應商相對穩定,主流供應商確認當前屏下光學指紋訂單只有匯頂科技,這與思立微“光學指紋新產品實現大規模出貨”有所出入。沒有主流模組廠訂單如何保障大增營收?業績承諾如何實現?在兩項主營業務都被訴的情況下,思立微并入上市公司對投資者影響幾何?這些或許都要打上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