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1月10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市值蒸發超400億后 蘋果概念股歐菲科技又叫回歐菲光。兜兜轉轉,歐菲科技又回去了。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901/10-52748.html
1月9日晚間,歐菲科技公告稱,擬將公司中文名稱變更為“歐菲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相應變更為“歐菲光”。該事項經股東大會審議,并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及深圳證券交易所核準后方可實施。
歐菲科技稱,更名的原因主要在于兩點,一是光學業務占比提升,二是公司實現全球化布局及集團化管理運作。
“為了讓投資者對公司有更為清晰和準確的認識,更好地向市場傳遞公司的價值,結合現階段公司發展具體情況和未來戰略,公司決定更名,公司證券簡稱也隨之變化。”歐菲科技在公告中稱。
歐菲科技解釋,更名與公司目前業務實際和未來業務發展戰略相匹配,符合公司實際情況,公司無利用變更公司名稱及證券簡稱影響公司股價、誤導投資者的目的。
歐菲科技主營光學光電業務和智能汽車業務。其主營業務產品包括微攝像頭模組、觸摸屏和觸控顯示全貼合模組、指紋識別模組和智能汽車電子產品和服務。華為、小米、OPPO等國內手機廠商,均是其客戶。此外,在2017年收購索尼華南電子之后,歐菲科技進入了蘋果手機攝像頭的供應鏈。
實際上,“歐菲光”是歐菲科技自2010年上市之初就使用的證券簡稱。2017年10月,歐菲科技將公司名稱“深圳歐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歐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也隨之變為“歐菲科技”。
當年給出的變更原因中,除“已逐步實現全球化業務和戰略布局”外,還包括“全面布局消費電子+智能汽車‘雙輪驅動’發展戰略”和產品“不僅僅局限在光學領域”。
盡管將名字中“光”的字眼抹除,但在當年11月,歐菲科技變更了募投項目,將7.27億元的募集資金投入高像素微攝像頭模組項目的建設。更名當年,歐菲科技的光學類產品在營收中的比重相較前兩年有大幅上升。
歐菲科技三年內兩度更名,但其所處行業一直是“光學、光電子元器件制造”,主營業務并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變化更大的是歐菲科技的股價。2017年打算更名后不久,歐菲科技股價即達到每股26.12元的高點。此后,歐菲科技一路走跌。截至2019年1月10日午間收盤,歐菲科技股價報每股9.31元,較其高點下跌64.36%,市值蒸發逾400億元。
通過更改公司名稱和證券簡稱體現公司業務的發展方向,是A股上市公司的“常見操作”。Wind統計數據顯示,A股3500余家上市公司中,有1611家公司有過證券簡稱變更記錄。截至2019年1月10日,近一年來,共有137家上市公司變更公司名稱;包括ST因素在內,有207家上市公司的證券簡稱發生過變更。
上市公司熱衷更名的現象也為監管層所關注。2018年7月,上交所公司監管部徐明磊在出席新浪財經舉辦的論壇時曾表示,“我們發現,過去幾年很多上市公司都會把自己的名字改成比較高大上的名字,但這是不是就證明你的內生動力提升了?我想未必。”
“從我們目前觀察到的情況看,越喜歡改名字的上市公司,除了那些主業真正已經變更的以外,可能出現問題的概率會越大。”徐明磊稱。
近年來,A股市場上最著名的更名案例,是多倫股份(現ST巖石,600696.SH)在2015年時更名為“匹凸匹”(P2P諧音)。彼時,互聯網金融正值熱潮,多倫股份立志要做中國首家互聯網金融上市公司。
此后,多倫股份股價暴漲,接連漲停。后來的故事為人熟知:化身匹凸匹的多倫股份連續虧損,被披星戴帽。其原實控人鮮言亦因操作股價,被證監會罰沒3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