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前景淺析
作者:51Touch時間:2017-12-27 來源:證券之星
北京時間12月27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原標題:OLED成未來趨勢 新三板上游產業公司小身材大能量 行業政策情況: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analysis/2017/1227/49184.html
1.2012年,《“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就明確提出“加快推進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等新一代顯示技術研發和產業化;
2.2014年,發改委和工信部聯合頒布《2014-2016年新型顯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強調新型顯示是信息產業重要的戰略性和基礎性產業,推動新型顯示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
3.201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組織實施新型平板顯示和寬帶網絡設備研發及產業化專項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將新型平板顯示領域列為專項支持重點,其中包含了有源有機發光顯示(AMOLED)用高精度金屬因鋼蒸鍍掩膜板研發和產業化;
4.2016年,發改委、工信部聯合頒布《實施制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提出重點發展低溫多晶硅、氧化物、有機發光半導體顯示等新一代顯示量產技術,建設高世代生產線。
新三板在線研究院研究觀點:
1.OLED市場空間巨大,國際、國內主要生產商供不應求讓尚處在成長期的新三板公司迎來良機;
2.新三板公司在整體規模有限的情況下表現出了良好的盈利能力和較強的成長性;
3.新三板上部分企業在各自領域已經具備向國內外成熟企業挑戰的能力。
1.OLED市場前景廣闊
1.1OLED具備一定優勢
OLED是一種基于有機發光材料的電流型半導體發光技術,采用非常薄的有機材料涂層和玻璃基板(或硅板)結構。
由于OLED具有自發光的特性,電流通過時,這些有機材料就會發光,因此OLED不需要背光源,能夠節省電能,且顯示屏幕可視角度大、顯示亮度高。同時,OLED還具有反應快、重量輕、厚度薄、構造簡單等優點。尤其值得一提的優勢更在于OLED屏可以彎曲、折迭、甚至可以像一張紙一樣掛在墻上,放在口袋里,以至鑲嵌在衣服里,不用時是衣服的一部分,需要時則可顯示必要的信息。
OLED結構為固態結構,具有抗震性能好并能在-45℃到+60℃溫度范圍內工作的優勢,而且OLED顯示屏的像素尺寸可以做到幾十到幾百微米的精度,顯示分辨率可達>300PPI,這些優勢也讓OLED被視為二十一世紀最具前途的顯示及發光技術之一。
1.2OLED與LCD的區別

1.3OLED市場分析
提到OLED就不得不提三星和LG,在全球的大小屏市場,三星和LG都展現出了非凡的統治力。據統計,2016上半年,全球10英寸以下的小屏幕OLED,三星占據了99%的出貨量;2016年第三季度,三星以9970萬片的出貨量,絕對壟斷1.01億片的AMOLED面板市場。
數據顯示,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OLED應用市場,其中45%以上的IT產品與顯示器件有關;中國內地的手機產量占全球產量的50%以上;中國內地的MP3/MP4產量占全球產量的90%以上;而其他消費電子產品的產量占全球產量的一半以上。
受產能限制,OLED顯示器件市場整體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以AMOLED為例,2016年全球AMOLED顯示屏的智能手機出貨量較2015年增長51.96%。根據Ubiresearch的預測,到2020年,全球AMOLED手機面板的需求面板出貨量將達到10億片的規模,對比目前全球每個月僅對應約32萬片玻璃基板加工規模的AMOLED量產產能(含3.25寸、4寸等小尺寸),市場空間巨大。
2.新三板OLED產業鏈:體量小,成長性強
目前新三板上從事OLED方面的公司還不是很多,據粗略統計,新三板OLED相關公司共17家,主要集中在上游產業,而下游產業目前只有一家相關公司。在OLED應用方面,新三板公司還處于略勢。
2.1上游產業
新三板上的上游產業包括了相關設備、ITO玻璃、中間體、玻璃基板、有機材料和檢測等方面。
a.設備

從上半年的業績來看,設備供應商的日子并不好過,偉仕泰克都已經戴上了ST的帽子,不過新三板在線研究院查閱資料發現,除ST偉仕外,其他四家公司最近幾年的財務數據顯示公司盈利主要集中在下半年。五家公司的主要銷售對象均以內銷為主,而且各家公司都大幅降低了對外銷售,加強了對國內市場的投入。
總體來看,隨著國內OLED技術的逐漸成熟,對國外廠商的依賴正在慢慢降低,這也是五家公司同時減少對外銷售而加強對內銷售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體量來看,五家公司中也只有中導光電的資產規模比新三板的整體平均水平略高一些。不過就是這樣的小公司,在盈利能力上卻一點也不差,2016年五家公司有四家毛利率都達到了30%以上,屬于典型的小身材大能量。

b.其它上游產業

雖說國內OLED上游 行業還處于發展初期,但是單就新三板來看,在上游的布局還是比較全面的。從業績上看,2017年上半年材料相關公司的經營情況更好,瑞聯新材和展新股份的凈利潤都達到了千萬級別。更為重要的是,兩家公司2017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已經趕上了2016年全年水平,展現出了非常不錯的成長性。
除瑞聯新材目前已具備IPO實力之外,其它幾家公司從資產規模來說也屬于中小企業,不過從毛利率來看這幾家公司的表現也依然很強勢。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除中原智人出現虧損外,另外七家公司中有五家毛利率都超過了30%,剩下的兩家也都超過了28%,只能說是略低,和其他制造業的公司比起來依然是十分出色的表現了。
2.2中游產業

新三板OLED的中游產業以顯示模組為主,五家相關公司中有三家從事的是顯示模組方面的業務。從市場分布來看,這些公司還是以國內市場為主,不過在盈利能力上,中游產業的公司顯然要比上游產業差了不少。整個產業中只有奧雷德有著亮眼表現,在國外廠商長期統治的中游產業,國內公司的情況并不樂觀,不過隨著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外國廠商供貨不足的情況也讓國內公司覓得良機,有了發展空間。
2.3新三板公司尚未涉及領域
可以說新三板公司在整個OLED產業鏈的中上游產業布局還是比較全面的,不過在OLED下游方面,新三板目前還沒有相關公司。應用方面的公司主要還是在A股市場上,如四川長虹以及中新科技這樣本身就以電子產品生產為主的公司,依靠CRT和LCD屏幕時代所積累的市場占有率可以比較輕松的使用更便宜、性能更好的OLED屏幕完成產品生產。相對來說,新三板公司由于市場占有率低、公司本身規模小等因素,想要在OLED下游市場與蘋果、三星、華為、小米等公司形成競爭還是很困難的。
3.A股OLED產業鏈:規模大,但是成長性和盈利能力不及新三板企業
A股市場上,目前OLED概念公司共有36家,平均凈利潤2.88億元,平均毛利率為24.79%,平均總資產為126.19億元。對比可以發現,雖然資產規模上A股公司要比新三板公司大得多,但是在毛利率上反而還要低于新三板公司。

不光是盈利能力,成長性上A股公司更是完敗新三板公司,無論是營收還是凈利潤,新三板公司的增長速度都遠遠高過了A股公司。

由于OLED和LCD在許多環節的制作工藝上較為相似,因此A股公司依靠LCD時代積累的市場及技術等,在規模上仍然占據著優勢。不過從長遠來看,新三板OLED公司雖然規模小,但是依靠著極強的研發能力和拓展能力,在盈利能力和成長性上更勝一籌。
我們通過兩個細分行業的具體公司對比可以更直觀的看到這其中的差異。
3.1AMOLED面板
提到AMOLED面板,就不得不提京東方,作為LCD屏幕領域的老大,京東方在OLED領域同樣走在前列。2017年10月26日,京東方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量產,這不僅是中國首條全柔性AMOLED生產線,同時也是世界第二條采用第6代技術的柔性AMOLED生產線。這條生產線的出現打破了三星在這一領域的壟斷,也為中國OLED產業的進步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同為國內AMOLED面板行業的佼佼者,奧雷德在規模上還是要比老大哥小了不少。
3.2相關材料
作為OLED屏幕生產上游的關鍵一環,材料行業擁有眾多細分種類的公司,包括了化學原料、膜材料、發光材料等眾多細分領域,不過總體來看國內公司在這一領域集中度相對較高,正在逐步實現對進口產品的替代。
受到各細分領域的行業周期以及公司實際情況的影響,每家公司的情況都略有不同,不過大趨勢仍然是A股公司占有更大的市場,而新三板公司更加活力十足,盈利能力更強。
4.總結:打破外國企業統治,這3家新三板公司已經做好準備
根據IHS咨詢機構的初步預測,到2020年OLED面板市場規模將達到332億美元。在蘋果、華為等公司陸續使用OLED面板之后,未來OLED滲透進程將明顯加速,而VR、可穿戴設備等又為OLED提供了持續的增量空間。雖然目前國內企業主要集中在中間體和單體粗品等領域,但是新三板公司在發光材料、檢測設備等由國外企業把持的領域反而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4.1瑞聯新材
瑞聯新材主要生產有機發光材料,作為新三板OLED材料領域的老大,瑞聯新材的上市申請也已經被證監會受理。盈利能力方面,瑞聯新材近三年毛利率均在30%以上,并且每年還保持著穩定的增長。
4.2奧雷德
奧雷德主攻的是微型AMOLED顯示器,屏幕尺寸均在1寸以下,在國內外大型廠商角逐手機、電視等電子產品市場的同時,奧雷德選擇了另外一條截然不同的發展方向。憑借優秀的產品質量,奧雷德展現出了十分出色的盈利能力。在并不被大企業看重的微型AMOLED顯示器市場,奧雷德有望憑借其強大的盈利能力以及良好的資本結構拿下更多市場份額。
4.3中導光電
中導光電的設備主要用于平板顯示的光學檢測,同時也是國內在此領域唯一的專業裝備公司,隨著國產設備替代性的逐漸提高以及對OLED龐大的需求量也將帶動相關設備市場的擴大,中導光電的市場份額將會越來越大。
免責聲明
本報告中所提供的觀點及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報告基于已公開的資料或信息撰寫,本研究院不保證該等信息及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本報告所載的信息、資料、建議及推測僅反映本研究院于本報告發布當日的判斷。
在任何情況下,本研究院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研究院對本聲明條款具有唯一修改權和最終解釋權。
本文出品:新三板在線研究院。研究員:郭浩文 。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