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后的康得新由盛轉衰
作者:51Touch時間:2019-03-25 來源:富豐財經
北京時間03月25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被稱“第二個任正非”?從外國企業手中搶市場,六年市值翻30倍!2017年的福布斯發布的“全球最具創新力企業”榜單上面,康得新成為全球唯一一個材料界上榜的。這也是我們國家的相關企業第一次進入這個榜單,從這里就能看出來這家公司是多么的厲害了。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19/0325/53542.html
材料領域的困境被打破
很多人不理解材料工業的重要之處,但是這可是現代工業的三大支柱之一。而且在石油和化工的發展之后,先進的高分子材料更是各國不可或缺的東西。但是在之前,我們國家在這方面的技術并不是太好,所以在材料領域就被國外壟斷了。
像在2010年之后,我們國家已經是最大的顯示屏消費市場了。但是我們并不能生產出光學膜,所以液晶顯示器背光模組里面的光學膜就全都需要進口,僅僅在這方面的花費每年就要用1700億。
而在汽車、通訊和電器等方面用的膠帶,在全球要有1萬億的市場。然而這些市場都被美國3M公司、德國德莎公司、日本日東三家瓜分,我們國家想要用的話,只能選擇進口。
先進高分子材料的缺失使得我國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制約,但是最近這些年,康得新公司則異軍突起,直接改變了我們處處受到桎梏的困境。而且這家公司的戰略一直比較迅猛和強悍,在國際上也是創出了赫赫威名。
“第二個任正非”,從外國人手里搶榮耀
在預涂膜方面,直接就從美國的GBC公司手里拿到了霸主的地位。而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企業對于我們光學膜的壟斷也是被康得新打破了,從美國3M公司也拿到了寶馬公司90%的汽車窗膜業務,并且還投產了生產能力中國第一、全球第五的碳纖維生產線等。
這么厲害的公司,被大家認為是材料界的華為,而它的老板鐘玉也是被稱為材料界的任正非。之所以大家覺得他是第二個任正非,是因為康得只是一家民企,但是它能夠憑借自己的能力,直接把我們國家在材料界的技術空缺補上來,這不得不說是一件非常厲害的事情。這就像任正非帶領的華為,讓我們國家在技術上也趕了上來一樣。
不過康得集團的董事長鐘玉,在這些年中,把很多的“不相信”和“不可能”變成了成功,一步步揚眉吐氣。在1988年的時候,鐘玉用了3萬元和四個人創辦了康得公司。
鐘玉知道要是想要讓企業保持著活力,就必須要有自己的技術。所以他在最初的試探之后,就選擇了“高技術含量”的產業,也就是制作預涂膜。這種技術最普遍用在印刷領域的,但是國內還在用“即涂膜”的。
預涂膜的工藝很先進,而且也環保,沒有危害人體的苯溶劑。但是當時我們國家根本沒有相關的生產線,這些技術是一直在美國的公司手里。于是鐘玉決定和美國的公司合作,在1998年康得集團就和當時全球最大的預涂膜的廠家美國GBC公司簽了合資協定。
康得集團在花了1500萬推廣費用之后,美國GBC公司卻單方面撕毀了合約,反而把自己的預涂膜技術放在了韓國。因為這件事,鐘玉下定決心一定要研發出中國的預涂膜生產線。在2002年,中國的第一條預涂膜生產線,也即是康得的子公司,康得新復合材料公司成立了。
在2010年,康得新直接上市了。而且是用全球最大的預涂膜生產企業的身份,狠狠的“打臉”了美國GBC公司,這也讓國人感覺很是欣喜。
上市后的康得新由盛轉衰
隨后的康得新又進軍了光學膜產業,這種膜是用在很多數碼產品上面的,看著很簡單,技術含量卻特別的高。很多人都不相信康得新能夠完成這樣的工作,但是果不其然它又一次成功了,三星、LG和創維等顯示器生產商都是康得新的用戶。三星的選擇是沒有錯的,畢竟康得新優勢一次性陳宮,回頭看看三星帝國,了解它的變化!
在康得新剛上市的時候,市值還沒有20億。在6年之后,就翻了30多倍,市值超過了700億。2017年的康得新半年報中顯示,自己的凈利已經有了12.55億了,而且同期增長了35%。而我們國家高分子材料領域中,企業的發展還有很大的機會。
有人覺得康得新的“天花板”還沒有到來,但是令人震驚的是在2018年底,法院卻查封了康得新和康得集團以及董事長鐘玉的財產。在今年1月的時候,康得新的市值就直接縮水了近三百億,從去年11月的542億市值變成了254億。
鐘玉在創辦企業的時候,就是想要打造先進高分子材料平臺。沒想到在康得成為世界級企業的時候,突然就直接掉隊了。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