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6月04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蚌埠超薄電子觸控玻璃刷新世界紀錄 8.5代TFT-LCD玻璃基板下線
全國“兩會”正在北京舉行,全國人大代表、蚌埠市市長王誠接受央廣網記者專訪,暢談蚌埠如何打造“創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
央廣網:王市長,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參加今年的“兩會”,請談談您的履職感受。
王誠: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的“兩會”會議中指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
今年的全國“兩會”,是在我們抗疫斗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形勢下召開的。經歷了抗疫“大考”,我們對“人民”這兩個字的理解更深刻了,我們對自己的城市更增添了深深的情懷。
蚌埠市位于淮河之畔,這里的百姓對腳下的土地有著特殊的感情。常言說,“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7300年前,先人就在這里依河而居,雙墩遺址出土的刻畫符號被考證為我國文字的最早起源之一。4200年前,大禹創新使用裂石法,劈山導淮,“禹會諸侯于涂山,執玉帛者萬國”,被證實就發生在蚌埠西郊的涂山腳下。2200年前,楚漢相爭、決戰垓下,開啟了漢王朝四百年基業。這里,“水抱山環、風光旖旎”,千里淮河奔騰而過。
蚌埠既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同時也是一座活力迸發的創新之城。幾千年前,大禹創新方法成功治水,不僅造福了萬民,也給蚌埠人的骨子里留下了創新的基因。
央廣網:我們注意到,“創新”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的熱詞。無論是談抗疫,還是談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代表委員們都頻頻提到這個詞。作為來自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主體城市之一蚌埠的全國人大代表,您有什么樣的體會?
王誠:現在蚌埠市擁有14所駐蚌高校,匯聚了中國兵器214研究所、中國電科40/41所、蚌埠玻璃研究院等一批國家級院所,創新資源在省內僅次于合肥。
近年來,蚌埠市委、市政府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和工業強市戰略,緊抓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兩大“國字號”戰略機遇,接連取得了超薄電子觸控玻璃連續刷新世界紀錄、中國首片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產品在蚌埠正式下線、制成中國首片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高效模組、全面掌握聚乳酸全產業鏈技術等創新成果。
創新,正在成為蚌埠全力打造“創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的核心競爭力。
央廣網:“創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是蚌埠發展新的產業坐標和超市定位,請您介紹一下實現這一目標的發力點在哪里?
王誠: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已經在多個場合強調了發展新材料產業的重要戰略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強調,要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抓緊布局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著力壯大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在山西考察時強調,大力加強科技創新,在新基建、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產品、新業態上不斷取得突破。
蚌埠是蓬勃崛起的材料之都,是國務院確定的中部地區26個老工業基地城市之一。蚌埠的硅基、生物基新材料產業是我們珍藏多年、發展多年的“王牌”“看家寶”,在全球、全國處于領先地位,是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力量。
蚌埠素有“玻璃城”美譽,曾先后被國家部委授予玻璃新材料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示范基地、硅基新材料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新型顯示產業集聚發展試點城市等榮譽。
近年來,蚌埠市立足多年來打下的產業基礎,確立了硅基、生物基新材料這兩個龍頭產業,依托企業退市進園推動轉型升級,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級硅基新材料產業集聚發展基地、硅基材料安徽省實驗室等重要平臺,擁有全國首個且唯一一個以生物基材料為特色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初步構建了硅基新材料新型顯示、光伏玻璃、特種玻璃產業鏈和泛石英材料產品群“三鏈一群”產業體系和以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呋喃聚酯(PEF)、聚羥基脂肪酸酯(PHA)等為代表的生物基新材料“四聚”產業體系,“創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正蓄勢待發、厚積薄發。
我們依托蚌埠玻璃設計院、凱盛科技、華光光電等產業龍頭,大力發展硅基新材料產業,0.12毫米超薄電子觸控玻璃刷新世界紀錄,超薄觸控玻璃關鍵技術與成套裝備開發及產業化項目獲中國工業大獎,超薄浮法玻璃獲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全國首塊完全自主知識產權8.5代TFT-LCD玻璃基板在蚌埠成功下線,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榮獲世界制造業大會創新產品金獎。蚌埠高新區硅基新材料基地連續兩年被工信部評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五星級示范基地。
特別是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產品,光電轉換效率居各種薄膜太陽電池之首,可廣泛應用于光伏建筑一體化、智慧農業、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建筑外墻材料等領域,賦予了建材自我發電的功能,有“掛在墻上的油田”的美譽。
前期我們已經在全市分別選取企業、園區、城市基礎設施開展了三輪應用試點,取得了良好成效。2018年安徽省運會主場館——蚌埠奧體中心建筑表面就大量使用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組件,場館照明基本自給自足。該產業已經具有“萬億級”發展的潛力。
現在在安徽,乃至中國、世界,提到蚌埠,就能想到硅基、生物基新材料,提到硅基、生物基新材料就必然想到蚌埠,硅基、生物基已經成為蚌埠在安徽的“產業地標”。
有了硅基、生物基新材料產業的“加持”,蚌埠發展前景更加廣闊、發展思路更加清晰。
央廣網:參加今年的全國“兩會”,您帶來的建議是不是也跟蚌埠的產業發展有關?
王誠:是的,我帶來了關于禁塑的建議。
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指出,要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積極推廣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替代產品,增加綠色產品供給,規范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各環節管理制度,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今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貿市場規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2年底,實施范圍擴大至全部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和沿海地區縣城建成區。到2025年底,上述區域的集貿市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全國全面禁塑已經正式提上議事日程。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0604/57338.html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