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6月11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小尺寸OLED將被中國超越,三星探索下一代顯示器技術。據韓國媒體稱,在智能手機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面板市場占據統治地位的三星電子,將很快被中國公司擊敗。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0611/57403.html
在之前的液晶顯示屏(LCD)業務中,韓國和日本企業就在和中國企業的競爭中敗下陣來,三星和LG先后宣布放棄LCD器件的生產。
傳統的LCD屏依靠背光層發光,液晶層不能發光,靠偏振來實現顯示效果,就像月亮反射太陽的光一樣。但OLED自己本身就是發光體,不需要依靠背光層和液晶層,各個像素點自己就能控制點亮和熄滅。
這樣和LCD對比,OLED就有兩個好處:一是顯示效果更好,由于不需要多余的偏振,像素點的反應速度更快,能夠實現更強的對比度,畫面更加明艷;二來可以做得更薄,因此更節省能耗,并且具備了可彎折、卷曲的外觀特性。
三星是否會加快對下一代顯示器的投資還有待觀察,但外界普遍認為這已經刻不容緩,因為預計其在全球市場的地位將比預期下降得更快。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顯示器供應鏈聯合會(DSCC)6月10日發布的報告中表示,韓國公司到2024年,將僅占全球移動OLED面板產能的49%,這將是韓國企業首次低于中國企業的總市場份額(2024年約50%)。
另一方面,預計中國公司的份額將在今年首次增長到30%以上,在2024年增長到50%,在2025年增長到53%。
早在2017年,中國面板大廠京東方就已經宣布實現了中小尺寸OLED的量產,并在不久前傳出2021年將為蘋果提供OLED的消息,一旦落實,則將取代LGD成為iPhone的第二大OLED顯示屏供應商,僅次于三星的地位。
除了京東方,國內的華星光電、柔宇科技、深天馬、維信諾等也加快了OLED生產步伐。據估算,維信諾合肥生產線設計產能30千片/月,深天馬的產能為37.5千片/月。目前已經為華為、小米等部分智能手機供貨。
國產OLED屏幕的產能不斷提升,預計2022 年達到 1131 萬平方米,占全球總產能的 33.4%,僅次于韓國。整體來看,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液晶面板生產國,產能預計會在2021年逐步規模釋放。
這就無外乎一位韓國官員說,"中國企業正在把中小尺寸OLED變成一片紅海","韓國企業需要專注于投資下一代顯示器“。
特別是三星的顯示器,在中國企業的追趕下變得更加緊張,三星顯示器目前在全球智能手機OLED面板市場中的份額保持在80-90%。也是中國企業蠶食的主要對象。
根據4月份三星電子發布的第一季度業績會議數據,OLED占三星顯示器總銷售額的80%。其余20%來自大尺寸LCD業務的收入,但該部分業務也正在逐漸退出。
相比之下,三星對Asan市Tangjeong 2工廠的投資目前已暫停,該工廠用于生產智能手機的OLED面板。
三星顯示器還加快了在可折疊手機市場的主導地位,隨著可折疊OLED模塊生產線的不斷擴大,這一市場正蓬勃發展。
三星Asan的QD顯示屏生產線預計明年上半年投入運營,初期年產能為3萬塊大于65英寸的面板,之后產能將會有所提升。而越南可折疊OLED模塊擴建生產線預計將于今年下半年投入運營。
三星顯示器的一位官員解釋說,"我們正在大力投資QD作為下一代技術,用于大尺寸面板市場。這是我們的既定戰略。"
或許,這是三星在下一代顯示器方面的探索。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