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6月28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高分子OLED技術,適合大規模生產和大尺寸制造,更具市場競爭能力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0628/57554.html
由于小分子材料容易重結晶或與發光層物質形成電荷轉移絡合物和激發態聚集導致性能下降,而聚合物則能克服上述缺點,同時有機小分子電致發光材料的成膜方式主要靠真空蒸鍍,為提高發光效率大多采用多層結構,這對器件的裝配帶來了困難,要實現大面積顯示會需較高的成本。
許多學者把研究轉向具有優良物理特性的聚合物,聚合物具有撓曲性、易加工成型、不易結晶、同時鏈狀共軛聚合物是一維結構,其能帶隙數值與可見光能量相當。可溶性聚合物又具有優良的機械性能和良好的成膜性,因而較易實現大面積顯示。目前聚合物材料在OLED中有三種形式,一種是共軛聚合物作發光層;一種是聚合物作載流子傳輸層;以有機小分子電致發光材料作發光層;還有一種是以染料摻雜型聚合物作發光層。
高分子共軛聚合物主要有聚苯乙炔(PPV)、PMMP、PVCZ以及PPV的衍生物MEH-PPV,這類材料不能用真空熱蒸發方法成膜,但可用旋涂法成膜。最初人們只用共軛聚合物(如PPV)作為發光層材料,后發現部分共軛聚合物也可用作發光材料,且可獲得更高的發光效率。如完全共軛的PPV發光效率為0.01%光子/電子,而部分共軛的PPV發光效率則為0.8%光子/電子。這可能是因為后者的非輻射能耗散過程受到抑制,從而提高了發光效率。但是共軛鏈的變短可能降低聚合物分子對載流子的傳輸,因此,共軛鏈太短時,發光效率也可能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采用聚合物材料并不是完全排斥小分子材料的利用。實際上,聚合物OLED常需要添加一些小分子材料。例如:有時需要采用染料摻雜的方法來調節發光的顏色,另外,由于聚合物材料一般只傳輸空穴而阻擋電子,因而常需要在器件中加入一層起傳輸電子作用的小分子薄膜,以提高電子、空穴的復合效率。
高分子聚合物OLED是種相對簡單的OLED結構,基于其簡單結構,能采用類似噴墨打印那樣的溶劑工藝或旋轉涂敷工藝對其進行制造,且成本不高。這樣一種工藝比常規真空沉積技術要簡單和經濟得多,目前正進行提升P-OLED低效率水平的工作。
Add-Vision、卡西歐和松下等公司在積極研發P-OLED技術,Add-Vision的印刷P-OLED技術提供了許多主流OLED具有的有吸引力的特性,因其制造更容易、成本更低。該公司開發出一種混配的P-OLEDLEP墨水,它是把LEP與添加劑和輸送材料進行特殊摻混配制得到的。
高分子陣營主要以歐美企業為主,包括飛利浦、杜邦、DowChemicals和西門子等大公司。與小分子OLED相比,高分子OLED不僅僅是材料上的不同。由于可以采用噴墨打印工藝制造有機發光薄膜,高分子技術更適合大規模生產和大尺寸制造。高分子陣營方面的目標是,盡快加速高分子OLED產品商業化生產的進程,降低制造成本,增強OLED在顯示市場的競爭能力。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