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9月18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李東生:助推雙循環 堅持全球領先發展戰略。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0918/58353.html

9月16日,企業家高端對話網絡活動(第三期)在新華網舉行。此次高端對話的主題是“補短板 鍛長板 融入新發展格局”,與會嘉賓從各自所在行業出發,針對企業如何補短板、鍛長板,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對做出了精彩詮釋。

 


 

圖為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東生發言

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東生在高端對話中發言稱,國家積極調控宏觀經濟政策,惠企紓困,將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積蓄強大動能,TCL將圍繞提升企業核心競爭能力,在主業規模、技術創新、全球化經營和未來新賽道等方面都進行前瞻性布局,力爭換擋加速、上坡加油、追趕超越,實現全球領先。

“雙循環”戰略拓展新空間、注入新動力

當前,我國發展面臨復雜的國際環境,需要應對新變化和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李東生稱,雙循環戰略是國家立足于中國工業門類齊備、產業鏈完整、消費潛力巨大這三個特點做出的全局性戰略選擇,既牢牢把握了擴大內需的戰略基點,有效緩解經濟下行壓力;同時激發和保護市場主體活力,也能統籌國內國際兩大市場、兩種資源,穩住中國產業鏈和供應鏈,增強中國經濟抵御外部風險的能力。“雙循環戰略的提出將為中國經濟發展拓展新空間,注入新動力,也將為企業投資發展帶來更多機遇。”他稱。

具體來看,首先,中國經濟快速恢復,為企業回歸增長軌道提供了有利保障。以TCL為例,上半年整體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實現了逆勢增長,二季度收入顯著反彈,大尺寸面板和彩電出貨量躍居全球第二,TCL有信心實現全年預算目標。

其次,全球供應鏈面臨重新洗牌,中國制造有望搶占先機。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工業制造和產品輸出國,又是全球最大的市場,中國經濟具備渡過難關再上臺階的堅實基礎,國內制造企業將有更多機會爭取海外訂單、擴大出口市場。TCL上半年彩電海外銷量增長了7%,在美國歐洲等全球主要市場份額均位居前列。

李東生表示,國家積極調控宏觀經濟政策,惠企紓困,將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積蓄強大動能。“國家的大力支持將幫助企業提高競爭優勢,彌補產業供應鏈的短板,深度參與全球產業鏈重構,形成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他稱。

關于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李東生認為,國際國內雙循環促動相互促進,不同產業不同企業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在繼續開拓全球化業務方面有更大的作為,未來在參與國際大循環建立全球化企業的方面,中國企業應有新的觀念和突破,嘗試把供應鏈和產業鏈在全球范圍內建立和完善起來,在當地生產,在當地銷售和提供服務。國外市場產業鏈的形成,有利于拉動國內核心部件技術的出口,使國內國際雙循環發揮更大的效用。

“在全球產業加速重構的新格局下,大環境導致企業經營面臨困難,可能許多行業都會重新洗牌,對于競爭力不足不能適應市場變化的企業,可能會面臨經營困境,甚至被淘汰出局;但競爭力更強的企業在經歷危機考驗后一定能迎來更大的發展機會。作為企業家,必須堅定信心危中尋機攻堅克難,開創發展的新局面。”李東生說。

TCL加速向科技企業轉型升級

李東生介紹,作為消費電子產業的龍頭企業,TCL圍繞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主業規模、技術創新、全球化經營和開辟新產業賽道方面都進行了前瞻性布局,力爭換檔加速、上坡加油、追趕超越,實現全球領先。

首先,TCL聚焦主業做強做大,增強核心競爭力。通過聚焦半導體顯示產業來優化產能規模和產業結構,努力達到行業領先。在疫情期間,TCL在武漢和深圳的顯示工廠實現了不間斷生產,在武漢整個疫情期間沒有停產,守住了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運營。今年上半年全球顯示面板領域已經形成了以中國企業為龍頭的“兩超多強”格局,TCL在顯示面板產業的位置及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未來TCL計劃建設全球第一條大尺寸柔性印刷顯示OED顯示生產線,占據下一代顯示技術的先機。

其次,TCL要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構建行業競爭壁壘。“通過科技創新推動轉型升級,是應對經濟低周期最有效的方式”,李東生稱,TCL以半導體顯示、人工智能、5G通信、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為技術研發的重點戰略方向,在美國在歐洲都設立了研發中心,同時在波蘭、武漢、廣州、香港等地也開發了自己的研發機構,在廣州設立了國際印刷及柔性顯示創新中心,實現了許多重大技術突破,通過攻克關鍵技術壁壘TCL有望在下一代顯示技術和材料領域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他透露,今年TCL還戰略投資了日本ZOAED公司和國內的半導體建立了聯合實驗室,印刷OAED領域開展深度的技術合作,實現從半導體顯示材料、工藝設備到生產產線方案的全面知識產權生態布局。

第三,TCL要推動全球經營,打造全球產業體系。TCL要在拓展海外業務方面有更大作為,TCL在全球化業務基礎比較強,去年銷售收入有50%是來自于海外市場,在海外主要市場都建立了產業基地,逐步提高市場份額和品牌影響力。今年TCL努力推動全球業務的逆勢擴張,在印度、越南、墨西哥、巴西等海外新建工廠和擴建工廠陸續投產,同時培育在當地的供應鏈進一步優化全球產業鏈結構和供應鏈體系。

第四,TCL要發展新賽道,形成增長新動能。在半導體顯示產業以外,TCL開始在技術密集、資本密集和長周期的戰略新興產業中尋找新的賽道培養新的增長引擎,進一步提高TCL在半導體顯示領域的規模和競爭力,加快從傳統制造企業向科技企業的轉型升級。

技術創新需要戰略定力和長遠規劃

針對核心技術能力和技術創新問題,李東生認為,長周期的科技產業和企業要有戰略定力和長遠規劃,一些技術的發展需要5到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謀篇布局。

他舉例稱,“TCL在6年前就開始發展柔性印刷顯示技術,我們認為這一顯示技術有可能成為下一代顯示技術的核心,但經過六年的開發,估計可能還需要至少三年,這一技術才能產業化,所以說,從這個技術的立項投資開發到最終產業化將近需要10年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企業要持續投入,戰略定力和決心是非常重要的。”

與此同時,行業的龍頭企業要發揮引領的作用,通過自身的技術發展帶動產業鏈上的企業、乃至整個生態中的企業協同發展,進而加快實現關鍵核心技術材料工藝和裝備的替代和自主可控。“我相信,憑借中國工業40年的深厚基礎,中國科技企業可以引領新的一輪工業革命的升級。”李東生說。

此外,他還呼吁科技企業加強對外合作,與國外領先企業攜手,重點在半導體芯片、電子系數、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先進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領域開展聯合技術開發,通過開展海外投資和并購,專利互換,設立海外研發中心等方式,填補國內高中產業鏈的空白,提升中國企業在高新技術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