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17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專訪柔宇科技劉奚源:柔性屏在未來各種場景下的“一萬種可能”。柔性屏的一萬種可能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1217/58960.html
得益于通信技術和顯示技術的發展,電腦、手機和其他設備代替了報紙書籍和電視,把圖文和各類多媒體最快捷地推向用戶。但在世紀之初,缺芯少屏是我國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帶有屏幕的數碼產品一直價格高企。隨后,我國顯示企業奮起直追,逐漸在LCD領域實現超越。但在高端OLED屏幕領域,外企依然處于絕對優勢地位,眾多中國顯示廠商僅能追隨三星等韓企之后。
兩年前,柔宇快于三星一步,在折疊屏手機領域以一匹黑馬形象出現引發了手機產業界強烈關注,在結合5G推出了第二代折疊屏手機FlexPai 2后,也迅速達到了幾十萬預約量。
尤其是不久前央視的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文藝晚會上,4000塊柔性屏組成的立體舞臺背景和道具,不僅重新定義了舞臺呈現形式,也讓人們對柔性屏的應用展開了更為廣泛的想象。
但如同很多新興事物一開始伴隨著火爆迎來眾多質疑一樣,很多人也在不斷通過媒體發問,“柔性屏到底是不是一場廠商的自嗨?”

近日,柔宇科技全球品牌營銷中心總經理劉奚源做客紫金山科技“預見2021”專欄,解答了外界對于柔宇的諸多疑惑,講述了柔宇從2012年創立以來自主研發核心技術的歷程,并重點介紹了柔性屏在未來各種場景、各種需求下的“一萬種可能”。
01
獨辟蹊徑
紫金山科技:我們梳理了一下柔宇科技的歷史發現,與三星、LG以及國內的京東方等廠商在折疊/柔性屏上采用的技術都不同,柔宇從2012年成立起就開始在超低溫非硅制程集成技術(ULT-NSSP) 體系上走了一條完全獨立的研發之路,而且在折疊屏手機這個“打開品牌名氣”的戰略上,也沒選擇和終端廠商合作,而是自建生產線,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折疊手機。柔宇為什么一開始就走了一條技術獨特的路,且在手機上堅持推出自己的品牌呢?
劉奚源:的確,在柔宇成立之初,柔性顯示技術還是一片空白。2012年在沒有任何參考的情況下,我們就決定向柔性電子技術的“無人區”探索,像是拿著手電挖地洞,不知道方向在哪里,只有信念的微光照亮腳下的路,但我們覺得光明就在前面,一點一點摸索著開拓前路。
可以說,柔宇在成立后的幾年間完全是摸著石頭過河。2014年我們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發布全球最薄的0.01毫米的柔性顯示屏后,大家開始關注到柔宇,并且非常驚訝于我們做出了業界原以為二三十年后才能做出的產品,也才意識到顯示屏幕領域發生了一場革命性的變化——屏幕不再是剛性屏,而是能夠隨意折疊卷曲的全柔性屏。4年后,我們把全柔性顯示屏做到了大規模量產。
柔宇沒有采用低溫多晶硅(LTPS)的技術路線,盡管這項技術已經在剛性AMOLED上有著較為成熟的應用。但我們認為,柔性技術的“終點”并不僅是為了“造屏”,所以柔宇一開始做的就是探索整個柔性材料體系,獨立研發超低溫非硅制程集成技術(ULT-NSSP),在材料器件設計、制程工藝、路線設計、堆疊技術,甚至生產設備方面都與LTPS完全不同,在提升可靠性和產品良率、簡化整機生產流程、降低設備投資成本上也都有優勢。
2018年9月柔宇發布了全球第一款折疊屏手機FlexPai,可以說把折疊屏的商用提前了一大步。今年發布的新一代折疊屏手機FlexPai 2,結合5G,也在硬件配置、操作系統、性能、價格等方面實現了進一步優化。
就像特斯拉,其實在推出第一部電動汽車時,新能源車的市場需求并不強烈,但特斯拉認為新能源一定是未來的重要趨勢,這也是其愿意投入很多錢和精力來做技術導入、市場導向的一個原因。
02
萬種可能
紫金山科技:折疊屏手機被柔宇稱為紅海中的藍海,一旦柔性屏、柔性電子在產能上實現了大幅提升,折疊屏的場景應用必將迎來大爆發。那是否意味著需要產能做好準備?另據悉,柔宇除了可折疊手機,在智能手寫本、穿戴等方面都有研發投入,但很多人在生活中接觸不到柔性屏幕,也認為自己對柔性屏幕沒有需求。您認為2021年哪些領域可爆發出對柔性屏的需求?
劉奚源:一項技術從研發出來到應用于產品并走向市場,往往需要幾年的時間,大眾在普遍接觸到這些產品之前,往往意識不到自己對于新技術、新產品的需求。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掃碼支付出現之前,有誰能想到自己將會如此依賴掃碼支付呢?
相比大眾,廠商對市場需求更為敏感,也更有預見性。尤其是材料學領域的專家,不同于普通消費者的視角,對于柔性屏的應用,有更多的前瞻性思考和判斷。人類對于視覺體驗的要求其實是很高的,視覺也是傳遞信息最主要的一個方式之一。
近兩年,智能手機已經進入到了同質化競爭的狀態,業界都在思考手機上還可以產生哪些創新點,能夠有什么樣的創新交互形式以及其他的可能性。現在看來價格還比較貴的柔性屏或者折疊屏手機,已經開始在很多場景中呈現出剛需的態勢,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大牌手機廠商相繼加入折疊屏手機市場就是一個例證。
除了日常用來社交娛樂,手機逐漸代替筆記本電腦和iPad被頻繁地應用于辦公領域,而折疊屏手機的特性——展開為大屏,折疊后便攜——恰能滿足即時溝通、數據共享、移動辦公等協同辦公場景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柔宇同空中客車公司(Airbus)、路易威登(LV)等客戶也建立了合作關系,并將全柔性屏應用于智能交通、時尚穿戴等領域。在飛機上,大家可能有過這樣的感受:面前的多媒體屏幕的觸控操作非常困難,這其實是因為觸控屏幕的外面套了一層又厚又沉的保護罩,用來確保屏幕破損后不會對乘客造成二次傷害。如果把這些剛性屏幕換成輕、薄、柔且易操作的全柔性顯示屏,不僅可以大大減輕飛機的重量,每年為每架飛機節省數十萬美元的燃油費。目前,柔宇和空客已經聯合研發了高清、超薄的行李架柔性顯示屏,后續這類屏幕還會在機艙內的不同使用場景中得到廣泛應用。
而LV對于時尚箱包設計的投入力度很大,試想一只手提包放在腿上或者置于桌上時,包表面的柔性屏可以顯示一些需要及時處理的社交信息、圖片視頻或者其他推送消息,不用打開包或者拿出手機就能在包的表面完成,這也是非常具有想象力的柔性屏應用場景。
此外,高端酒品牌瀘州老窖1573,將柔性屏置于瓶身,可以實時顯示酒的廣告、產品圖文等各種信息。這些都很有可能是2021年柔性屏深入應用的一些場景。
紫金山科技:在2018年發布FlexPai時,柔宇曾預測“下一個十年將是可折疊的時代”,具體落地到2021年,屬于這十年中的什么階段?
劉奚源:2018年10月柔宇發布全球首款折疊屏手機FlexPai之際,可以說是折疊屏手機的元年,之后在2019年三星、華為、MOTO也陸續發布了折疊屏終端。2020年9月,柔宇發布了新一代5G折疊屏手機FlexPai 2,它搭載的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可承受的彎折次數高達180萬次,同時還將折疊屏手機的價格拉到了1萬元以下,有助于讓更多人享受到折疊屏手機帶來的全新交互體驗。
我們可以確定的是2021年折疊屏手機會達到更大的出貨量,不過柔性屏的市場覆蓋面已經遠遠不止是移動終端。在柔性電子技術的推動下,全球顯示行業正在經歷由OLED硬屏向全柔性屏第三次迭代的新階段。
有分析機構預計,在全柔性半導體領域,僅僅柔性顯示一個細分市場未來的規模就可能達到萬億級別,除了手機,還有可穿戴產品、日用品、居家設備、電器、廣告設備等等,也將與柔性屏幕廣泛結合,這正是現在我們與全球500余家客戶建立合作并在推進的事情。
基于柔性電子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可以說在折疊屏手機走向大眾市場之后,2021年有可能成為全柔性屏在各行各業走向普及、柔性交互走向正式商用的元年。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