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24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藍思科技:市值千億的玻璃王國。蘋果產業鏈公司藍思科技(300433.SZ)的市值于今年6月突破千億元高峰,市值最高峰之際一度超過1600億元。隨著蘋果新機備貨的加速起量及國內5G手機出貨量的爆發式增長,作為玻璃蓋板核心供應商的藍思科技也水漲船高,截至12月22日,其市值仍高達1310億。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1224/59006.html
據了解,藍思科技成立于2003年,最初只是玻璃屏幕的“代工者”,現在已發展成為蓋板玻璃龍頭。現今,該公司在消費電子產品的市場地位、市場占有率全球領先,同時橫向延伸至智能汽車等領域發展,客戶群覆蓋蘋果、三星、華為、OPPO、vivo、小米、摩托羅拉、特斯拉、亞馬遜等國內外知名品牌。
2015年公司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憑借上市后的9個漲停板,當時藍思科技董事長周群飛在《2015胡潤女富豪榜》中以財富500億元登上中國女首富寶座。
但周群飛對外公開的消息甚少,關于她如何從手機代工業中突圍連年奪得蘋果大訂單,如何在十年的技術時代變革中鑄就市值破千億的玻璃王國,始終披著一層神秘面紗。今天,筆者從該公司的產品布局、研發投入、客戶分布、業績變動以及戰略規劃入手,梳理其近十年的發展歷程,層層剝開神秘面紗一探究竟。
十年業績跌宕起伏
縱觀手機發展的歷史,有兩個里程碑式的存在:功能機時代的諾基亞和智能機時代的iPhone。2007年,蘋果推出首款iPhone智能手機,被譽為開創了移動互聯網時代。顯示屏作為人機交互的界面,在智能化、觸控化的發展潮流下重要性不言而喻。用于保護觸控模組和顯示屏等免受損傷的防護屏也因此催生出巨量需求。依靠智能手機市場多年來的增長,藍思科技的業績也得到相對應的增長。

隨著顯示及觸控技術的發展,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銷量快速增長,視窗防護玻璃需求旺盛。根據藍思科技招股書,上市之前,藍思科技的各類防護玻璃產能由 2011 年的約 22,000 萬片提升至 2013 年的約 83,400 萬片,成為全球主要的視窗防護玻璃生產企業。通過不斷的自主研發,挖掘并滿足客戶需求,公司在產能得到迅速擴充的基礎上,產品品種也得 到了極大的豐富。產能的擴充和產品品種的豐富使公司的業務規模也迅速擴大,銷售收入由 2011 年的 60.3 億元提高到 2013 年的 133.5 億元。
2015年上市之后,至今已經五年,藍思的業績跌宕起伏,其歸母凈利潤的同比增長率更是出現三正兩負,呈“W”形發展軌跡。

由于藍思科技的客戶集中度較高,更容易受大客戶的手機銷量而波動。根據藍思科技財報,筆者發現,近5年來,藍思科技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額占比長期在74%以上。特別是第一大客戶,5年來對公司營業收入的年度貢獻平均為45%。藍思科技并未公布大客戶名單,但依據合作的穩定性,業界猜測其第一大客戶很大可能仍然是蘋果。

(來源:藍思科技年度報表,由集微網整理)
受大客戶影響,2016年是藍思科技營收和利潤增長較為緩慢的一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52.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1.56%;凈利潤為12.04億,較上年同期下降21.98%。導致藍思科技業績出現大幅下滑的原因:一方面,全球經濟持續低迷,需求疲軟,消費電子產品市場尤其是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市場日趨飽和;另一方面的直接原因是受大客戶蘋果銷量下滑的影響。根據蘋果季報數據,2016Q4 蘋果手機總出貨量為 0.46 億部,同比下滑 5.27%,2016 全年出貨量 2.11 億部,同比下滑 8.36%。
直至2017年,受益于消費電子產品的換代升級,以及蘋果等大客戶新機上市帶動產品需求訂單,藍思科技迎來業績拐點。而隨著玻璃工藝持續改進,散熱、強度等制約因素得到解決,“雙玻璃”方案漸受 青睞,疊加3D玻璃的需求增長,手機玻璃行業市場空間迎來 3-5 倍增長,藍思科技也進一步得到發展契機。2017年藍思科技實現營業收入237億元,同期上升55.94%;凈利潤為20.47億元,同期上升70.07%。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是藍思科技利潤下降幅度最大、業務面臨挑戰的一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 277.2 億元,同比上升 16.9%, 毛利率水平為 22.6%,同比下降 5.4 %點,凈利潤為 6.37 億元,同比下降 68.9%。第四季度單季更是出現虧損。藍思科技表示,大舉投資擴增產能的達產與短期實際開工率不足的矛盾應是帶來虧損的主要原因,大客戶訂單不足導致產能利用率不足進而使得固定的費用占比上升。
此外,前后蓋雙面玻璃、3D玻璃后蓋的中高端新機型顯著增多,對藍思科技提出了新需求,藍思科技加大力度推進 3D曲面玻璃、藍寶石、精密陶瓷等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的研制開發,研發費用有所增長。但由于3D玻璃發展進程未及預期,新產品量產時間點較晚,藍思科技處于良率爬坡的起始階段,因此對業績貢獻有限。
2019年至2020年,由于國內外品牌中高端手機前后蓋3D玻璃產品的銷量顯著增多,加之藍思科技在智能穿戴設備、中高端車載設備等相關領域的產品也實現了較快增長,業績逐漸回升。根據藍思科技公告,公司今年前三季營業收入為260.8億元,同比增長26.64%;歸屬于上市公司凈利潤為34.32億元,同比增長209.63%。回顧2011年,其營業收入為60.3億元,凈利潤為12.4億,與2019年營業收入303.1億元以及凈利潤26.05億元相比,九年間營收翻5倍,凈利潤翻2倍。
巨額投入研發,高筑護城河
視窗防護玻璃,看似只是簡單的一層玻璃,但卻具有很高的行業壁壘,涉及光學、材料科學、電子工程、印刷、機械設計、自動化 等多個領域。其生產設備包括鍍膜機、拋光機、精雕機、CNC、清洗機、濺鍍機、網印機等,設備費用動輒上千萬。其重資產以及技術密集型的行業屬性,令不少潛在進入者望而卻步。長期以來,能在市場與藍思科技分庭抗禮的也就是伯恩光學了。
眾所周知,蘋果、三星這類的高端品牌客戶對供應商的審核認證極其嚴格,能突破重圍獲得認證并拿下訂單,藍思科技的實力不容小覷。而這與其持續投入技術研發、高筑護城河息息相關。
作為全球玻璃領域龍頭,藍思科技全面覆蓋從工裝夾具、模具、專用設備、原輔料的開發制造到生產工藝流程設計。憑借連續多年在研發、設備、投入積累,良率、工藝領先行業。

多年來,藍思科技大幅增資擴產,不斷投建3D玻璃、藍寶石、外觀件等項目,研發投入耗資巨大。從2012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除了2018年之外,藍思科技在研發投入方面的費用逐年增加,2019年的研發投入規模達到16.4億元。從 2011 年至 2016 年,公司研發支出占營收的比重持續增加,從2.44%連年持續增至 9.09%。正是這些巨額的研發投入使得藍思科技成為消費電子行業外觀創新變革的引領者。
5G發展新周期:加碼藍寶石、切入金屬外觀領域
據藍思科技此前公告宣布,公司已于2019年年底開啟5G時代發展新周期。而后,2020年4月10日,藍思科技發布150億元定增預案。業界人士表示,隨著5G商用持續推進以及換機潮的到來,藍思科技后續業績增量空間巨大,定增是為了擴大產能和鞏固領先優勢,提前布局有利于公司在5G商用潮中搶得先機。
與此同時,隨著5G技術商用步伐的加速以及消費電子產品持續的創新迭代,藍寶石作為觸控顯示、外觀防護主流材料,重要性愈加顯現。自2011年起,藍思科技就已對藍寶石材料及其加工技術進行研究開發,掌握了藍寶石原材料生產到后段加工的全制程大規模量產能力。
不過,藍思科技仍存在快速增長的藍寶石業務與現有產能提升瓶頸的矛盾,因此公司于2020年9月以2.45億元收購浙江晶盛機電股份有限公司,希望借其形成產業鏈互補,進一步增強公司藍寶石業務的成本優勢。
隨著藍寶石在消費電子領域的應用不斷增加,包括智能手表表鏡及后蓋、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攝像頭保護鏡片、指紋識別鏡片等零組件市場需求旺盛,給藍思科技帶來業績增長機會。另外,藍寶石作為優質的LED襯底材料,隨著Mini LED為代表的新型顯示技術出現,也有望幫助藍思科技打開新的市場空間。
除了加碼藍寶石,藍思科技還通過收購可勝泰州和可利泰州切入蘋果金屬機殼的供應鏈,進入全球消費電子金屬外觀結構件領域。
今年10月,藍思科技以現金99億元完成收購可勝泰州和可利泰州。據悉,可成科技以鋁合金壓鑄件起家,于1988年開始研究鎂合金壓鑄技術,1994年與臺灣筆記型電腦(筆電)品牌大廠合作開發筆電鎂合金壓鑄件,并于1998年起陸續贏得歐美筆電大廠認證。可勝泰州主要從事各式合金的生產、銷售與開發,為業界領先的智能手機金屬機殼領導廠商,提供頂尖客戶整合關鍵技術與制程的全方位解決方案。這意味著藍思科技正式接手蘋果在國內的手機金屬機殼及相關組裝業務,而這一筆收購,極有可能是藍思科技為接下來進軍智能手機等終端產品代工領域的伏筆。
值得注意的是,10 月 14 日蘋果發布 iPhone12 系列新品,該系列回歸金屬中框設計,進一步提振金屬機殼市場需求。產品配備的超瓷晶面板采用雙離子交換工藝進行強化兼具瓷性材料的硬度和玻璃材料的透明度,工藝復雜度和技術門檻明顯提升,從而提升了外觀防護件的硬度、設備耐用性以及抗刮性。隨著蘋果新機備貨的加速起量,藍思科技有望又一次從中持續受益。
合縱連橫:從消費電子橫跨至汽車電子領域
行業正迎來5G時代大發展的重要節點,5G通信技術在全球各主要國家和地區加速大規模商用,以智能手機、智能穿戴設備為代表的消費電子產品及高端智能汽車等市場將出現一輪巨大的升級換代需求,其他有賴于高速通信技術的新型智能終端也有可能實現市場突破,下游客戶對藍思科技的需求顯著增加。
依托于玻璃、藍寶石、精密陶瓷、精密金屬、觸控模組等領域的領先地位,藍思科技一方面如上述進一步利用產業節點優勢,積極向上下游延伸整合與發展,提高一站式服務能力;另一方面,還從深耕了近20年的消費電子領域橫向延伸至汽車領域。
近期,藍思科技對外發布公告,垂直整合戰略的推進在2020年上半年收獲了進一步成果,公司在智能手機、智能穿戴式設備、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一體式電腦、智能家居家電、智能汽車等各業務板塊均實現了高質量增長,各主要生產園區在第三季度均進入滿負荷運行狀態。
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未來,藍思科技是否能憑借其技術創新能力、定制化生產、規模交付等競爭力以及行業資源坐穩帝國寶座,持續消費電子領域的神話,同時將優勢發揮到汽車領域和智能手機代工領域呢?我們拭目以待!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