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1月08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日本研究人員用超熒光雙分子法攻破OLED顯示屏技術難點
一直以來,如何讓藍色光源也能匹配的上紅色和綠色光源的杰出性能都讓研究人員絞盡腦汁。因為在不含貴重金屬院子的器件的情況下,難以同時實現純藍色發射,所以研究人員都需要在效率、色彩純度、成本和壽命之間作出艱難的取舍。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1/0108/59092.html
近日,日本的研究人員采用一種新的發射體分子組合,展示了一種有望克服OLED顯示器性能難點的新方法。通過在兩個分子之間將能量轉換和發射過程進行拆分,九州大學的研究人員實現高效率產生純藍光發射、保持相對較長的亮度時間、且不含任何昂貴的金屬原子的裝置。
利用這種被稱為超熒光的雙分子方法,研究人員在高亮度下實現了比之前報道的具有類似顏色純度的高效OLED更長的工作壽命。

(圖片來源:九州大學有機光子學與電子學研究中心)
雖然基于被稱為熒光的過程的穩定的藍色發射器經常被用于商業顯示器,但它們的最大效率很低。所謂的磷光發射器可以達到100%的理想量子效率,但它們通常表現出較短的工作壽命,并且需要銥或鉑等昂貴的金屬。
OPERA的研究人員一直在開發基于熱激活延遲熒光(通常簡稱為TADF)過程的發光分子,這種分子可以在沒有金屬原子的情況下實現出色的效率,但缺陷在于它的發射光譜很寬。
OPERA的研究人員在與Hatakeyama的合作中發現,通過將ν-DABNA與OPERA開發的另外一種TADF分子結合起來,作為中間的高速能量轉換器,將其壽命大大提高,同時還能獲得窄幅發射。
與Chan密切合作進行研究的OPERA研究員Masaki Tanaka評論道:"然而,ν-DABNA在轉化高能三倍子方面有些緩慢,而這些三倍子往往在降解中搞破壞。為了更快地擺脫危險的三倍體,我們加入了一個中間的TADF分子,它可以更快地將三倍體轉化為單倍體。"
“雖然TADF中介分子能快速將三倍體轉化為單倍體,但它的發射光譜很寬,產生天藍色的發射。盡管如此,該中間體可以將其許多單子以高能狀態轉移到ν-DABNA中,以實現快速和純藍發射。”
"與大多數發射體相比,ν-DABNA能夠吸收的波長與它發射的顏色非常接近。這種獨特的特性使得它能夠從寬幅發射的中間體中接收大部分能量,并且仍然能夠發射出純凈的藍色。"Chan說。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