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15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合肥面板產線規模位列全球第一梯隊。在合肥,提到新型顯示產業,很多人腦海當中就會出現“京東方”這三個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合肥京東方已經成為這個產業的代名詞。經過多年的發展,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新型顯示產業已經成為合肥耀眼的“產業地標”,一條“從沙子到整機”的全產業鏈基本形成。在“鏈長制”的加持下,全市的新型顯示產業正在聚焦顯示領域未來技術方向,加快提升產業規模和整體競爭力,向著下一個更高的目標乘風破浪。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1215/58948.html
產業集聚
一家企業與一座城市的結緣
最近這些年,在合肥有兩件事一直被外界津津樂道。一件是中國科大從外地搬遷而來,另外一件則是京東方落地合肥。而提到京東方與合肥的緣分,還要從上世紀80年代說起。
那個時候,合肥雖然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城,不過,在家電產業,合肥已經開始萌芽露尖。依靠榮事達、美菱、天鵝等多個本土知名家電品牌,成為引領中國家電產業發展的排頭兵。當時,由于生產技術上的原因,國內32英寸及以上尺寸的平板液晶顯示面板幾乎全部依靠進口。“缺屏之痛”一直困擾著整個家電行業,合肥也不例外。
轉機出現在2008年。當年,合肥市委、市政府在經過細致嚴謹的論證和研判后,將目標瞄準培育發展新型顯示產業,謀劃上馬產業核心環節的面板生產項目,積極與面板龍頭企業京東方洽談合作。
2009年4月,京東方合肥6代線開工建設。此后,合肥新型顯示產業揚帆起航,讓國產彩電第一次用上國產顯示面板,中國企業更是憑著國際一流的自主核心技術,站在與三星、夏普等國際巨頭同一級別的自主創新平臺上。
2014年2月,京東方8.5代TFT-LCD生產線在合肥實現量產,這是中國大陸首條氧化物TFT-LCD生產線,實現了我國在半導體顯示產業上的領先布局。2018年3月,京東方10.5代線正式量產,開創了全球顯示產業發展的新里程。
京東方,是合肥新型顯示產業的開篇之作。“無中生有”的精彩篇章揭開之后,如今12年時間,隨著合肥京東方成長、發展、壯大,引領技術潮流,這里已經成為合肥引以為傲的產業地標。
“疫情之下,線上經濟的興起,為合肥京東方的產品結構調整帶來了機會。”京東方合肥區域總經理李賓告訴記者,今年以來,教育平板、筆記本電腦和桌面顯示器的出貨量相比于去年同期,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各條生產線目前都是滿產滿銷,產品也是持續供不應求,這種增長態勢會一直保持到明年上半年。”
作為合肥新型顯示產業的龍頭企業,下一步,合肥京東方還將繼續堅持自主創新,加強前沿技術的研究攻關,促進上下游產業鏈協同創新,帶動上下游供應鏈企業技術創新、協同發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

合肥福納科技的產品與市場上一些同類產品進行比對。
合肥躍上全球AMOLED最高水平線
在合肥京東方的隔壁,有一座占地950畝的新型顯示產業“超級工廠”,這里是維信諾(合肥)。12月7日上午,維信諾(合肥)第六代全柔AMOLED生產線正式點亮,吸引了無數新型顯示從業者的目光。憑借自主創新這一王牌,合肥也躍上全球AMOLED的最高水平線。
作為安徽首條全柔AMOLED生產線,維信諾(合肥)G6全柔AMOLED生產線于2018年12月27日啟動建設,之后企業克服了疫情、汛情等難題,歷經24個月如期點亮。值得一提的是,這條定位高端市場的產線,達產后月產能將達3萬大片,終端產品以手機顯示為主,涵蓋手表和腕機等穿戴設備,未來還將朝著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中尺寸方向發展。
維信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維信諾在合肥產線上布局了最前沿的技術,包括低功耗變頻技術和屏下攝像技術等,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

光致量子點材料實現國產化。
對于合肥而言,12年間,TFT-LCD和AMOLED兩大新型顯示主流技術都在這里布局,不僅奠定了合肥在中國顯示領域的重要地位,更讓合肥成為中國顯示產業實現“由弱到強”發展的重要見證。
同時,以維信諾(合肥)項目為著力點,通過維信諾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的聯動,形成合肥新型顯示產業與三大重要區域的協同發展,推動合肥在新型顯示產業版圖上從區域地標向國內地標,未來更向著國際地標前進的步伐。
合肥面板產線規模位列全球第一梯隊
產業要想持續發展,格局很關鍵,如果僅僅是對著過去的成績沾沾自喜,顯然是大忌。如今,全球新型顯示產業發展的格局如何?合肥市在這個大格局中,又處于一個什么樣的位次?
合肥市發改委相關人士分析,當前,韓國、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地區和日本共同形成了新型顯示產業“三國四地”的產業格局。2019年的銷售額在全球占比分別為38.4%、39.0%、16.6%和6.1%。
目前,在玻璃基板、掩膜版、光刻膠、OLED發光材料、蒸鍍設備及偏光片原材料等領域,日本的競爭實力強,把控著上游裝備和材料核心環節。韓國則是顯示產業的主導國家,近年以OLED技術作為保持領先地位的選擇,搶先布局新興技術,同步逐漸降低TFT-LCD產能。

合肥福納科技的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產品的研發生產。
中國臺灣地區深耕TFT-LCD領域,但投資后勁不足,近10年來僅新增1條高世代液晶產線,且沒有任何新建OLED量產產線,將發展重心轉向了Micro LED。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大陸現已成為TFT-LCD面板供應全球的主要產地,擁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但上游材料國產化率僅50%左右,裝備國產化率10%左右,重點關注OLED、Micro LED等技術。
相關人士表示,在技術方面,TFT-LCD仍是主流,圍繞顯示性能提升仍有較大發展空間,OLED、Micro LED、量子點等新技術正在逐漸興起,但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難以承擔起大尺寸面板主流技術的角色,在微顯示領域發展有望更早實現突破。
在市場方面,智能手機和電視市場逐漸轉變為存量競爭階段,超高清、大尺寸、柔性以及近眼等顯示技術成為主要發展方向。目前,4k超高清已成為電視產品的主流,大尺寸顯示產品一年平均增長一寸,柔性和可折疊顯示器件在高端智能移動終端中極具發展前景,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產業的發展推動了硅基OLED和Micro LED等產品的產業化進程。

維信諾(合肥)的終端產品以手機顯示為主。
如今,合肥新型顯示產業已經形成了涵蓋上游裝備、材料、器件,中游面板、模組以及下游智能終端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實現了“從沙子到整機”的整體布局。合肥市發改委相關人士透露,當前,合肥已成為國內產業鏈條最完整、技術水平最先進的新型顯示產業集聚地,其中面板產線規模位列全球第一梯隊。
去年9月,合肥新型顯示器件產業集群被列入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截至去年底,合肥已經擁有新型顯示企業104家,實現產值843.33億元,匯聚了京東方、維信諾、康寧、彩虹、視涯科技、樂凱科技、三利譜、江豐電子、奕斯偉等一批龍頭企業。
鏈上揭秘
逆市上揚的背后有產業、人才、政策、環境等優勢
今年以來,以新型顯示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逆勢發展。上半年,合肥新型顯示產業實現產值438.22億元,同比增長了12.7%。截至上半年,全市顯示產業鏈累計投資項目超過120個,完成投資超1550億元。今年1-9月,全市新簽約顯示產業項目11個,投資81.88億元。
一個產業要想做大做強,背后都需要良好的產業生態。合肥的新型顯示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強,這背后有什么樣的秘密?在維信諾(合肥)G6全柔AMOLED生產線點亮儀式上,合肥市新型顯示產業“鏈長”給出了答案。
近年來,合肥始終堅持創新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著力下好創新“先手棋”,充分發揮產業、人才、政策、環境等優勢,培育了迄今為止國內規模最大、配套最全的顯示產業基地,一舉奠定了合肥現代顯示產業在全國乃至全球的領先地位。
截至去年底,全市已經擁有特種顯示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31家省級以上創新平臺,國家家電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19家省級以上公共服務平臺。
當前,合肥市已經探索出“引進專業團隊-國有資本投資引領-項目落地-通過上市通道退出-循環支持新項目發展”的產業運作模式,運用國有資本“四兩撥千斤”,撬動社會資本投入新型顯示產業發展。
同時,合肥市還組建了芯屏新型顯示產業發展中心,指導企業建設創新平臺、開展聯合技術攻關,推動新型顯示產業鏈共性技術研發及企業協同發展。此外,合肥市還建設了合肥京東方醫院、康橋國際學校等公共基礎設施,更好地吸引并留住全球新型顯示產業人才。
今年6月,合肥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了新型顯示產業的“鏈長”。7月初,“鏈長”就深入合肥新型顯示產業發展重鎮——新站高新區,實地調研新型顯示產業發展情況。走訪企業、查看項目、聽取匯報、座談交流……各項務實舉措,讓企業家們更加信心十足。
對于新型顯示產業的發展,“鏈長”做出了周密部署:要聚焦產業基礎薄弱環節,進一步優化企業服務,切實當好企業的“服務員”,著力提升產業鏈水平,讓企業能夠在合肥茁壯成長;要把握重點,完善健全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提升企業、產業核心競爭力;要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開展以商招商,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和成長性好的企業落戶合肥;要積極主動服務企業,嚴格落實人才、交通、金融等政策,為企業提供更加精準、更加優質的服務。
鏈上期待
加快上游產業聯動和創新速度
量子點是一類粒徑小于波爾半徑的納米材料,具有發光波長可調、色純度高、發光效率高等優勢,可以延長液晶的技術生命周期,是一種理想的顯示材料。不過,作為新型顯示產業鏈上的上游核心材料,量子點之前一直被韓國和美國掌握。
在合肥新站高新區,去年9月正式落戶的合肥福納科技有限公司顯得有些特別。公司聯合創始人向超宇告訴記者,“我們主要是圍繞量子點材料、器件和工藝開展研發和生產,產品應用于新型顯示、新型照明及其光電探索等領域。”
今年以來,公司著力發展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材料和技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實現了光致量子點材料的國產化。如今,福納科技在電致量子點技術方面,保持著國內領先水平。該技術已經入選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有望在性能和成本上解決大尺寸成本問題,“目前,我們已經在和合肥京東方卓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
而在新技術開發方面,合肥福納科技正在積極協同新型顯示基地內的芯瑞達和翰博高新,聯合開發量子點On-Chip技術。“今后有望應用于車載顯示、商業顯示等新的領域。”
“‘鏈長制’的推行,能夠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一些困難。”向超宇表示,今年6月,合肥市在12個重點產業啟動實施“鏈長制”以后,“量子點發光材料顯示應用”產業鏈得到了強有力的推動,為布局下一代量子點顯示技術搶占先機。
在向超宇看來,有了“鏈長制”,可以由政府相關部門協調多方力量,實現政、產、學、研、金的有機結合,營造出一種適合顯示產業自適應發展的良好生態,促進量子點顯示技術在新型顯示基地扎根、成長。
“在顯示產業,呈現終端強而上游弱的局面,核心材料和先進制造裝備是顯示產業鏈最薄弱的環節。”向超宇表示,福納科技位于上游核心材料領域,正在加快核心材料的國產替代,保障上游供應鏈安全。福納科技仍然處于發展的關鍵階段,希望政府和產業龍頭牽頭,培育以本土廠商為主的供應鏈生態環境。
針對合肥顯示產業鏈的現狀,向超宇建議,合肥市組建量子點顯示供應鏈協會,以便上下游企業更好地發布產品和對接需求。同時,對于國產替代的關鍵材料聯合研發項目,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對于使用國產替代的企業給予補貼,鼓勵下游使用國產材料,加快上游產業聯動和創新速度。
在向超宇看來, 有了“鏈長制”的“保駕護航”,合肥量子點顯示產業有望迎來快速發展。福納科技愿意也有責任和上下游企業一起打造技術領先、供應穩定的量子點顯示產業鏈,助力我國顯示產業實現安全和高質量的發展。
鏈上規劃
爭取合肥微顯示產業納入國家戰略布局
在新型顯示產業的布局上,合肥無疑搶到了“先手棋”。雖然已經初步構建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但合肥新型顯示產業發展過程中美中不足的是,“上游液晶材料、上游裝備、下游終端手機生產等環節,仍有缺失。”
接下來,新型顯示產業在合肥將如何實現更高質量發展?面對未來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競爭,技術的日新月異以及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帶來的變化,合肥又將如何下好這盤棋?這考驗著相關政府部門和業內企業的智慧。
謀定而后動。在這方面,合肥市還有更長遠、更深遠的謀劃。接下來,合肥市將編制印發新型顯示重大新興產業基地相關建設規劃;編制產業生態鏈建設方案,加快下一代顯示技術產業布局。
圍繞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針對上游原材料和上游裝備的空白領域,強化項目招引,加強本地企業培育。引進培育重點企業的同時,合肥市還將全力推動在建、謀劃項目加快實施,推動項目早日建成投產。
在創新平臺建設方面,合肥市將推動京東方、維信諾、視涯等龍頭企業,圍繞新型顯示產業領域牽頭爭創省級產業創新中心,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科研院所開展協同創新,突破裝備、原材料、生產工藝等關鍵技術。
為了優化產業發展生態,合肥市還將進一步豐富細化新型顯示產業“基金叢林”,推動現有公共服務平臺發揮更大作用,組建新型顯示產業聯盟(協會)推動產業鏈協同發展。
鏈上面孔
錢磊:為合肥新型顯示產業發展增添新動能
2019年9月,錢磊率領核心團隊在合肥成立了福納科技有限公司。福納科技的研發團隊是一支國際化的團隊,研發人員來自中、美、俄等國家,其中8位博士構成了研發的中堅力量。
短短一年多,錢磊團隊圍繞核心量子點材料、器件和印刷工藝開展技術攻堅,實現量子點發光材料的自主創新和進口替代,打破了無鎘環保型量子點的進口壟斷,經認證藍色QLED器件壽命達到T95=350小時的世界最高水平,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作為量子點材料與器件專家,錢磊橫跨產學研三界,先后供職于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等國際知名科研機構,還在業界龍頭企業TCL擔任副總工程師多年,有著深厚的產學研合作經驗。
“合肥是新型顯示產業創新創業的沃土。”錢磊表示,選擇把量子點技術扎根合肥,一方面是基于對全球產業格局的精準分析,另一方面對合肥顯示產業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這里有完整的全產業鏈,還有政府出臺的各種支持政策。
目前,全球顯示產業正加速向我國轉移,合肥提前布局抓住發展機遇,成功引進京東方、維信諾等多個百億級重點項目,并逐步形成了各類生產環節的全產業鏈,產業集聚效應日益凸顯,產業發展水平全國領先,合肥已成為先進顯示技術的集聚高地。
“在政企互動的過程中,我們也充分感受到合肥市在新型顯示領域的專業和熱情。”政府部門對接反饋迅速、資源匹配性強、服務意識好、專業性強,可以通過專業語言交流,減小了溝通成本。
展望未來,錢磊表示,福納科技將加快量子點發光材料的自主創新和進口替代,在更多領域打破國外的壟斷。另外,緊密協同合肥顯示產業,利用量子點顯示技術助力合肥顯示的產業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為合肥新型顯示產業發展增添新動能。
■記者手記
從一個產業的崛起
看一座城市乘風破浪的力量
以京東方在合肥的崛起為起點,我在采訪中看到了合肥新型顯示產業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有到優、從優到強的發展之路。這個產業發展的十多年,也是合肥市加速崛起的十幾年。一個產業的崛起,與合肥市的崛起,同頻共振。
在深入一線企業的采訪中,在車間和生產線,在與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的對話間,都讓記者感受到了這座城對新興產業的渴望。
如今,合肥顯示產業實現單一技術到多技術布局。從“標清”到“超清”,再到“超高清”;從平板顯示到柔性顯示的華麗轉身,確立了新型顯示產業合肥創新發展模式,為解決國內“缺屏少芯”之痛提供了合肥路徑、貢獻了合肥力量。
砥礪奮進正當時,乘風破浪再揚帆。站在“十三五”的收官當口,面向即將開啟的“十四五”征程,合肥,這座骨子里帶著創新基因的城市,將立足新起點,在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型顯示產業集群的道路上乘風破浪,奮力前行。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