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3月30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
3月28日,蘋果公司傳出大砍 iPhone 13、iPhone SE、AirPods 訂單的消息,引發歌爾股份 、立訊精密 、藍思科技三大“果鏈”公司股價重挫,分析師表示,需求疲弱是最大問題。
消息一出,3月29日歌爾股份股價盤中重摔 9.3%,立訊精密大跌 6.2%,藍思科技的跌幅也超過 2.5%。

蘋果將大砍iPhone 13、iPhone SE 3、AirPods等三大產品線訂單,其中,AirPods全年訂單量將銳減1000萬組,砍單最嚴重;剛上市不到三周的iPhone SE 3與iPhone 13系列機種將減單至少各200萬臺。
日經引述消息來源談話指出,蘋果不到三周前才推出首款臺援5G的平價智能手機iPhone SE 3,原本市場對該新品銷售充滿期待,但蘋果考量需求低于預期,正通知多家供應商減少第2季訂單量,大約比預期少200萬至300萬臺。
市調機構 Omdia Display 分析師郭子驕說,雖然相關報導未透露消息來源,但就目前情況來看,不光是蘋果,所有電子產品需求都在砍單,這與全球經濟有關,需求疲弱是最大的問題。
對此,有投資者在深交所互動易提問:外界傳聞,公司最大的客戶砍單1000w,請問是否有此事,希望能得到正面回答。今天午間,立訊精密對此在互動易中回復稱,公司聲學可穿戴產品與客戶保持穩定合作,目前訂單情況如預期增長,且正常落地,不存在您所述情況,請投資者注意甄別網絡不實信息。
果鏈三劍客
ping g,被稱為蘋果供應鏈A股三劍客。
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2010年立訊精密和歌爾聲學同期進入蘋果供應鏈,立訊精密當年營收規模僅10億元,截至2020年度,營業收入已經達到925億元,10年時間暴漲92.5倍;歌爾聲學營收規模從26億元增長到577億元,漲了22倍。二者凈利潤10年間分別上漲62倍、9.5倍,至2020年度的72.25億元及28.48億元。
藍思科技是蘋果玻璃蓋板核心供應商,2015年憑借蘋果公司貢獻營收占比47%,實現營收172億元的閃亮數據登陸創業板。截至2020年度,藍思科技的營收達到369億元。凈利潤從2015年的15億元增長到2020年度的49億元,5年時間漲幅3.3倍。
隨著訂單量的增加,蘋果在上述公司的營收占比也越來越重。立訊精密自2017年至2020年度披露的前五大客戶中,第一大客戶(實為蘋果)銷售額分別為83.49億元、160.79億元、346.5億元、638.43億元,占年度銷售總額比例分別為35.58%、44.85%、55.43%、69.02%。歌爾聲學的主營收入中有超過20%的比例來自于蘋果。
是解藥,也是毒藥

蘋果用巨大的體量支撐起這些供應鏈企業賴以生存的訂單。
依附于蘋果,這些果鏈公司不僅獲得了可觀的財務回報和資本市場高估值,還有現代化的管理經驗、行業領先的技術能力和業務整合能力,以及更龐大的客戶群。
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蘋果會幫助供應商建立生產線,同時也會安排內部人員入駐代工廠,負責方案指定、生產指導、質量檢測等相關流程,蘋果嚴格的品控要求,提升了供應商的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但是事物都有兩面性,果鏈公司在享受了蘋果“紅利”的同時,也必須要承受來自蘋果不知道何時會冒出來的打擊。
就一則未經證實的砍單消息,果鏈龍頭歌爾聲學就閃崩,股價一度接近跌停。立訊精密、共達電聲等股票也出現大幅殺跌。
股價跌還算好的,要是遇到歐菲光那種“境外特定客戶”終止采購關系的情況,幾乎就等于天塌下來了。
在被剔除蘋果供應商名單后,歐菲光在2020年度財報中計提了27.7億元的資產減值損失,跟蘋果相關業務的資產減值損失就高達25.8億元,占比93.04%。這直接導致歐菲光2020年度業績大幅下滑,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9.45億元,同比減少481.39%,實在是過于夸張。
實際上,對于果鏈公司來說,在蘋果這顆大樹下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要有前車之鑒,更多的思考未來自身“命運”的發展,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后果就是全煮熟了。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