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2月14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聯創電子:深耕光學主賽道 走不尋常發展路。智能手機方興未艾時,它發力運動相機、AR/VR領域,成為GoPro、insta360的鏡頭供應商;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902/14-53105.html
倒車影像熱火朝天時,它進入自動駕駛的藍海,俘獲特斯拉、Mobileye、英偉達一眾創新企業;
如今,它重回智能手機領域,厲兵秣馬,成為一線安卓手機廠家的激光準直鏡頭供應商,靜待5G花開;
它就是聯創電子,一家不走尋常路的公司。
創業十年成為“光學龍頭”,聯創電子成功的秘訣是什么?
“聯創電子專注光學,十年如一日。”冬日暖陽下,身著工裝、神采奕奕的聯創電子聯席總裁曾吉勇接受了上證報記者的采訪,“聯創電子一直在選擇更難的那條路,這樣才能走得精彩,走得更長久。”
搶灘車載市場 深耕光學主業
特斯拉落戶上海,有投資者迅速“挖”出一家A股受益公司——聯創電子。公司近期在互動易披露,已經對特斯拉供應了5款車載鏡頭。
“聯創電子很專注,一直圍繞光學布局。”曾吉勇表示,雖然趕上智能手機發展的空前機遇,但創業艱難,聯創電子在一開始也只能從玻璃鏡片著手。
“圖片分享這一機遇我們沒有趕上,但我們認為視頻分享是下一個機遇,就決定進入運動相機鏡頭領域。”曾吉勇介紹。據悉,聯創電子是全景相機insta360全球第一的鏡頭和影像模組供應商,業務量持續增長。同時,公司也是GoPro(高端運動相機品牌)鏡頭的最主要供應商。
在玻璃鏡頭領域深耕后,公司瞄準了車載市場。面對當時蓬勃發展的倒車影像市場,聯創電子卻一頭扎進了自動駕駛領域。“倒車影像市場將很快成為紅海,更高門檻的自動駕駛市場則會在較長時間內維持藍海狀態。”對于路線選擇,曾吉勇說,一定要選擇更難的路,才能走得更長久。
但進入自動駕駛市場何其不易,車載電子的研發周期都非常長。一般情況下,研發需要半年到一年、產品認證需要一年、供應商資質認證又要半年到一年,后續還有工程化、路試,沒有三到四年別想打入車企的供應鏈。
聯創電子決定先做一個“標桿工程”,可是哪家整車廠更容易合作呢?這時,特拉斯進入了公司的視野。“與傳統車企相比,特拉斯更像一個電子企業,用做電子產品的方式做汽車,認證就相對更迅速。”曾吉勇回憶,公司2015年開始做車載鏡頭,2016年就做進了特拉斯的供應鏈。
“拿下特拉斯之后,英偉達、Mobileye就找上了門。”曾吉勇興致勃勃地向記者講起了一則小故事:安森美是一家重要的車載影像芯片供應商,其開發出一款更小體積的倒車影像芯片,但與之匹配的鏡頭成像效果不佳。為此,聯創電子專門研發出一款鏡頭,使該款車載影像芯片得到業界的廣泛認可,也借此成為安森美的戰略合作伙伴。
聯創電子為安森美開發的全球第一款800萬像素車載鏡頭,令其產品在2018年CES上大放異彩,一舉推廣至全球數十家知名汽車電子供應商、自動駕駛算法公司。英偉達因此注意到了聯創電子。而通過與Mobileye的合作,公司車載鏡頭也進入了法雷奧、Magna等汽車零部件公司的供應鏈。
“下棋布局,豈為將軍?”對于聯創電子的不走尋常路,曾吉勇微笑著解釋,商場如棋局,著眼大局才能更易“將軍”,聯創電子在2016年至2018年都在著力布局車載市場。據悉,目前聯創電子給英偉達、Mobileye、法雷奧等一共研發了20多款車載鏡頭,為公司今后5至8年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模造非球面玻璃鏡片技術則為聯創電子構建了堅固的護城河。據悉,與傳統的人工研“磨”球面鏡片相比,聯創電子用模具直接“壓制”非球面玻璃鏡片,實現球面玻璃鏡片不能實現的功能,公司的模造玻璃鏡片產能已達到200萬片/月。曾吉勇強調,公司不僅具有模造玻璃鏡片技術,還具有自行開發模具的能力,這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聯創電子非常清醒,公司車載攝像頭鏡頭只有進入主流整車廠,才能創造更多收益。“我們跟國內的德賽西威、上汽集團等都在談合作;華為和百度已經用了公司的車載攝像頭鏡頭。”曾吉勇認為,未來汽車都將裝有4至5顆攝像頭,公司在這個年需求2億至3億顆的巨大市場上具有絕對優勢。
整合下游市場 抓住5G機遇
當驚訝于國產安卓手機先進的“人臉識別”功能時,你一定想不到,“軍功章”上也有聯創電子的一份功勞——這家公司的激光準直鏡頭讓面部識別變得靈巧迅捷。
談及手機攝像頭鏡頭業務,曾吉勇興奮地表示,重返手機市場,讓聯創電子的研發能力獲得長足發展,進入了第一梯隊,還趕上5G機遇。
2015年,聯創電子重回手機攝像頭鏡頭行業。此時,市場已經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舜宇光學在鏡頭、影像模組上全面崛起,公司此前客戶早已在競爭中銷聲匿跡。
時過境遷,公司如何打贏這場戰役?曾吉勇說,公司管理層經過深入調研和分析,作出了往下游延伸的決策,做“手機鏡頭+影像模組”。“歐菲光、丘鈦科技一定會往上游走,我們就必須往下游整合,這樣我們的鏡頭才能有市場。”
聯創電子2016年8月3日公告,公司將投資“年產6000萬顆高像素手機攝像模組項目”,項目總投資2.12億元。2018年3月9日,聯創電子宣布再投資9.7億元,上馬年產2億顆高像素手機鏡頭產業化項目。
在具體戰術上,聯創電子兵分兩路:鏡頭研發上采用大客戶策略尋求突破,影像模組方面則尋求與ODM商進行合作。
“大客戶策略成效顯著,在手機人臉識別方案上,公司的激光準直鏡頭方案(應用于結構光方案)具有成本、效果雙優勢。”曾吉勇介紹,在手機成像鏡頭方面,玻璃透光率更高,效果上2片玻璃鏡片等于3片塑料鏡片,公司最新給合作伙伴的“1G6P”方案(即1片玻璃鏡片+6片塑料鏡片),成像效果優于7P方案。曾吉勇透露,在影像模組方面,聯創電子的產品已經進入聞泰科技、華勤等主流的ODM廠。
“5G時代,高端手機具有3至4顆攝像頭將成為常態,其中長焦鏡頭的變焦范圍更大,只有模造玻璃鏡片技術才能達到要求。”曾吉勇表示,接下來,公司會保持在手機高端攝像頭鏡頭上的投入。
更讓曾吉勇興奮的是,公司此前在VR/AR上的布局有望趕上5G風口。“基于5G的高速率,VR/AR有可能進入更多的應用領域,誕生更多的新業態。”曾吉勇透露,公司正在跟大客戶聯合研發AR/VR,還設立了基金加碼這一領域的光電核心器件研發。
布局集成電路 瞄準無線充電
除了在光學領域往下游延伸,聯創電子還積極往上游拓展,布局集成電路。
早在2016年,聯創電子就通過認購基金的方式“小試牛刀”。據公告,聯創電子與硅谷天堂等共同投資設立了5億規模的江西通信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下稱“產業基金”)。該產業基金通過全資子公司——江西聯創硅谷投資有限公司與韓國美法思株式會社簽訂了《新股認購合同》,以定向增發方式向韓國美法思株式會社投資約1億元,獲得后者15.43%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同時,聯創電子通過產業基金與韓國美法思株式會社在南昌合資設立了江西聯智,順利承接了韓國美法思株式會社的集成電路模擬芯片綜合測試生產線。借助合資,聯創電子成功將鏡頭產品打入了韓國三星公司。
不僅如此,江西聯智在無線充電芯片領域也形成競爭優勢。公司2018年半年報顯示,江西聯智已經完成了15W無線充電和低功耗藍牙芯片設計。其中,15W無線充電接收芯片CWQ1100和發射芯片CWQ1000是一對高集成的單芯片中功率無線充電芯片,均通過了WPC QI EPP標準認證,同時也支持BPP SW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