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05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復合柔性創新技術將推動顯示觸控柔性折疊發展。 由于AI與新技術的高速發展,智能大屏成為人機交互的重要端口。企業家借助興起的物聯網等創新技術,有效打通眾多領域的消費與供給連接,及時而精準的對消費者需求變動做出靈敏反應。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912/05-55804.html
智能大屏緣何成為人機交互的重要部分?原因是具有海量數據及可視化操作。伴隨5G商用和云計算部署,智能交互大屏在應用效率及范圍上有明顯提升。科學家設想大屏技術未來應用到智慧教育、智慧零售、智慧醫療等領域,方便人類的生產生活。
5G已至,未來已到!2019年是新技術的元年,智能終端設備向高集成、超薄化、全面屏形態轉型,對未來設備材料的應用提出更嚴格要求。同時,科技創新技術的發展,低成本、低損耗的制造材料成為廠商的首選,將迅速占領市場。可以預判,智能設備未來將迎來新一輪的變革。
當前,廠商主推的折疊屏手機,能在經歷十多萬次的折疊后,依然實現顯示觸控。究竟柔性折疊屏蘊藏怎樣核心技術?以傳統ITO材料為主的手機市場會迎來怎樣的改變?眾所周知,ITO是一種金屬陶瓷半導體材料,擁有較強剛性、易脆裂等特性,由于消費者對柔性折疊屏的需求日益變化,傳統ITO材料不能滿足屏幕柔性特點,因而碳納米管、銀納米線、金屬網格、石墨烯等柔性導電材料凸起。
事實上,柔性材料應用效果較好的有銀納米線、金屬網格及石墨烯。一直以來,石墨烯與新能源電池結合出現的頻率較高,國內科學家致力于石墨烯電池的研究突破。其實,石墨烯在柔性、導電方面具有明顯特性,如高導電性、耐揉搓性、透光性佳等;銀納米線除了優良導電性,在透光性、耐曲撓性的特性明顯。
隨著石墨烯納米銀線復合柔性透明導電膜新工藝的推出,人們真正意識到納米材料的絕佳特性,柔性導電膜的生產工藝簡單,制造成本低、穩定性好等,開始走在其它導電膜材料的前列,是當前柔性觸控向折疊、卷曲發展的最佳方案.
科技蓬勃發展的今天,生產制造商必須立足創新,以應對消費者快速變化的需求,作為柔性屏的導電材料必然進入一片廣闊的藍海。消費者對折疊屏抱有很大期待,相信未來,以石墨烯、納米銀線為主導的導電膜成為柔性折疊市場的“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