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6月18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镎創:Micro LED成本5年內下降95%。臺灣Micro LED新創公司镎創科技(PlayNitride),今日在「技術路線圖發布會」上表示,依據他們的規劃,Micro LED需要在5年內減少95%的成本,才能滿足客戶商品化量產的需求。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dynamic/202006/18-57471.html

镎創科技執行長李允立博士表示,盡管Micro LED所面臨的技術挑戰眾多,但客戶最在乎的還是生產成本的問題,也就是把技術轉換為實際量產制造的商品化問題。

他指出,镎創針對整體Micro LED的生產環節,已有詳細的成本評估。他們預計要在5年內減少95%的成本,來滿足客戶對于Micro LED商品化的需求。

镎創可說是當今全球最受關注的Micro LED新創公司,除了由晶電支持成立之外,目前與友達及錸寶都有進行應用開發的合作,也是工研院的重要研發伙伴。市場更傳言镎創已是蘋果次世代顯示技術供應鏈的其中一員。


 

至于如何在5年內減少95%的成本,李允立表示,镎創針對各個生產成本的評估都有十分詳細的計算,但具體內容他并無法透露,但在制程與量產規模的精進方面,會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就好像是臺積電從微米制程,進入到奈米制程。」李允立解釋。

此外,外界關心的巨量轉移的問題,對镎創來說也已不是問題。但李允立表示,巨量轉移的方式有很多,也各自有適用的尺寸和應用,因此并不會只采用其中一種,而是依照適用的尺寸來使用不同的轉移方式。

他也透露,目前镎創的轉移技術已十分成熟,以一個智慧手表的顯示器來說,100萬顆的Micro LED晶粒轉移,大約20秒就能完成。但整個顯示器的制造仍有許多其他工序,因此生產仍有一定的挑戰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镎創成立之初,僅是希望從事Micro LED技術與應用的研發,但目前已逐漸發展為具備生產Micro LED晶粒產線的業者。很大的因素就是目前市場上并沒有能夠滿足他們所需的LED晶粒制造商,但未來他們仍希望能有LED業者可以協助Micro LED的制造。

而除了成本之外,李允立也指出,電源效率(背板設計、驅動設計、光學設計)、顯示面板尺寸(至32吋,約六代線)、以及生產設備的研發,都是接下來镎創技術的研發方向。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