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9月01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歐菲光否認被蘋果剔除供應鏈 但觸控業務確實持續下滑。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dynamic/202009/01-58191.html

9月1日早間,歐菲光被傳被蘋果剔除供應鏈名單,iPad觸控訂單全數回歸臺廠,由業成GIS與宸鴻TPK供貨。據悉,此前蘋果iPad低價版由歐菲光、GIS、TPK三家一起供應觸控模組,而三家業者的供貨比重差不多。受此消息影響,9月1日一開盤,歐菲光開盤一字跌停,報17.02元/股。

然而,不到半日,財聯社消息又曝出消息稱,蘋果將歐菲光剔除供應鏈名單后,歐菲光的觸控訂單大部分已歸藍思科技,藍思科技子公司藍思智控(原日寫藍思)早已是大客戶觸控一級供應商。同日上午,藍思科技股價應聲上漲,盤中一度拉升11.18%。

對于上述媒體消息,歐菲光中午12時緊急發布澄清公告,其相關負責人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上述傳聞均為不實傳聞,鑒于不實傳聞可能誤導投資者,影響正常市場秩序,公司對不實傳聞的發布者予以強烈譴責,并且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歐菲光同時表示,“多年以來,公司一直在為美國大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公司與美國大客戶的合作良好,訂單情況持續穩定,未出現‘被美國大客戶剔除供應鏈名單’的情況。”

對此,藍思科技方面回應記者稱“目前沒有接到任何歐菲光的觸控訂單大部分已歸藍思科技的相關信息”。

在歐菲光、藍思科技回應后,午后,歐菲光股價迅速拉升,藍思科技則漲幅收窄,截止收市,歐菲光股價稍有回升,仍跌6.61%,報17.66元/股。藍思科技收盤漲幅5.24%,報36.33元/股。

據悉,歐菲光是蘋果產業鏈供應商,其給蘋果供貨的產品不止觸控模組(應用于iPad),還有光學產品(應用于手機攝像頭)。

記者了解到,歐菲光也曾是觸控大廠,近兩年來觸控業務一路下滑。

觸控產品同比下降44.30%

目前,歐菲光的營收業務按產品分類,分為光學光電產品、微電子產品、智能汽車類產品、其他業務收入。其中,光學光電產品占歐菲光營業收入的大頭,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收和營收占比分別為182億元、占比77.55%。微電子產品業務營收次之,2020年上半年營收和營收占比分別為44.64億元、占比19.03%。光學光電產品業務和微電子產品業務二者合計營收占比達96.58%。

 


 

目前,歐菲光的光學影像核心業務(光學光電產品)包括影像模組,光學鏡頭、觸控產品(而非安卓觸控產品是歐菲影像核心業務的一部分)。

歐菲光表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02億元,同比大幅度增長22倍以上, 主要是因為報告期內部分大客戶訂單增加,光學業務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攝像頭模組和光學鏡頭出貨提升,同時受益于大客戶平板電腦銷量增長和觸控業務結構優化,公司整體盈利能力持續改善。不過,歐菲光的觸控業務卻拖了業績后腿。

歐菲光2020年半年報顯示,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4.65億元,同比下降0.53%,主要是因為安卓觸控業務獨立發展所致。公司觸控產品實現營業收入26.77億元,同比下降44.30%,產品出貨量為0.92億片,同比增長26.29%;主要原因為安卓觸控業務出表獨立發展,觸控顯示產品結構變化所致。

早些年,歐菲光也被稱為觸控面板大廠。公開資料顯示,歐菲光曾經是聯想扶持的觸控廠,聯想曾經是歐菲光最大客戶,并拿下華為、中興與小米等大陸品牌手機與平板廠訂單,歐菲光挾資金、產能等優勢,大舉低價搶單,顛覆市場秩序。

歐菲光在2017年首度進入iPad供應鏈,靠著殺價搶單,在iPad mini和9.7英寸平價iPad的供貨份額逐漸提升,除了觸控貼合業務之外,2018年也開始少量供應iPad mini的觸控感應器。不過因為擴張太快,歐菲光2018年曝出財務問題,雖然取得紓困資金,不過2019年調整經營方向,從以往的多點開花轉變成重點發力,聚焦在光學業務,包括手機相機模組及指紋辨識模組。為了改善財務結構,歐菲光2019年砍掉了所有觸控面板新增資本支出,觸控面板業務持續收斂。

2019年,觸控和觸摸屏業務本身也是歐菲光體內盈利最差的資產,歐菲光2019年半年報顯示,觸控顯示類產品收入同比下滑15%,毛利率僅為7.23%,相比上年同期下降8.19個百分點,景氣度仍處于下降周期。

在此背景之下,歐菲光進一步剝離除蘋果業務以外的觸控業務。2019年11月,歐菲光將主要開展除蘋果業務以外的觸摸屏和觸控顯示全貼合模組業務的安徽精卓剝離。

藍思科技被傳接手

歐菲光觸控業務節節敗退的情況下,今日被傳出歐菲光的iPad觸控訂單全數回歸臺廠,由業成GIS與宸鴻TPK供貨。然而不到半日,又傳出蘋果將歐菲光剔除供應鏈名單后,歐菲光的觸控訂單大部分已歸藍思科技,藍思科技子公司藍思智控(原日寫藍思)早已是大客戶觸控一級供應商。對此,藍思科技方表示,“目前沒有接到任何歐菲光的觸控訂單大部分已歸藍思科技的相關信息。

天眼查顯示,藍思智控(長沙)有限公司原名日寫藍思科技(長沙)有限公司,2017 年,公司與 NISSHA 株式會社合資成立的日寫藍思科技(長沙)有限公司,從事觸摸傳感器產品的生產與銷售業務。2020年1月5日,日本寫真印刷株式會社退出該公司股份,日寫藍思科技(長沙)有限公司更名為藍思智控(長沙)有限公司。

記者從藍思科技知情人士處了解到,藍思智控主要做觸控屏,確實是蘋果的供應商。

東吳證券研究所報告表示,藍思科技在智能手機觸控顯示產品領域持續投入,積極擴充智能手機 3D 觸控功能蓋板的產能,有望受益于下游客戶需求的提升。

據悉,藍思科技公司業務覆蓋視窗與外觀防護玻璃、藍寶石、精密陶瓷、精密金屬、觸控模組、攝像頭、按鍵配件、組裝等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藍思科技正深入蘋果產業鏈。

近日,藍思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藍思國際與可成科技簽署《股權買賣契約》,以現金99億元人民幣收購可成科技可利泰州及可勝泰州兩處工廠。

值得注意的是,7月21日凌晨,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突然宣布,將11家中國企業納入“實體清單”。華大基因、歐菲光、碳元科技、今創集團等上市公司或其關聯方牽涉其中。不過,7月22日,歐菲光就此發布聲明稱:美國商務部做出該決定不符合客觀實際情況。我們呼吁美國重新審視,并期待就此事與美國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希望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歐菲光將采取積極妥善的應對措施,一如既往地為客戶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歐菲光也將持續為所有雇員提供平等、友善、積極的工作氛圍和職業發展路徑。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