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3月31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傳臺積電4月起將調升驅動IC代工報價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dynamic/202103/31-59632.html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從去年汽車行業出現芯片緊缺以來,如今芯片緊缺現象正以極快的速度蔓延至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行業,但手機、面板等市場需求有增無減。繼上一次的集體漲價之后,據臺媒經濟日報3月15日報道,業界傳出聯電、世界先進、力積電等晶圓代工廠再次陸續調升相關報價,臺積電近期開始調整8寸晶圓代工價格策略,4月起將調升驅動IC代工報價。隨著芯片產能吃緊,晶圓代工廠或將迎來又一波漲價潮。
對于芯片設計公司來說,為避免產能緊張,紛紛下預訂單,甚至有的代工廠宣布產能已經預定到了2022年。
據悉,臺積電2021年的產能在2020年就已經預定完畢,今年主要任務是完成訂單并確保產能100%利用,針對汽車行業的應急訂單也是提高產能利用率,這部分的訂單價格本身就偏高。此前臺積電承諾絕不漲價,但隨著芯片產能的非常態化現象的延續,臺積電能否堅持?
供給側產能吃緊
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全球晶圓代工產能持續緊張。受到新冠疫情和國際貿易環境等因素疊加影響,導致產業鏈上游代工產能不足。
據經濟日報報道,目前臺積電還沒有釋出驅動IC代工漲價幅度的信息。但業界預計,按照目前的市場行情,如果臺積電要跟上行業的報價,漲幅應達到35%至40%。驅動 IC 代工價格與其他芯片相比一向偏低,近期因面板、手機需求上升,相關廠商為了爭取更多的產能,勢必會提高價格。
臺媒工商時報消息,有 IC 設計業人士透露,今年晶圓代工市場的狀況不是常態,現在晶圓代工產能很緊,屬于“賣方市場”。價格由賣方說了算,1月漲價后,2月下單投片,3月又通知5月產出還要漲價,但芯片設計廠商只能接受。
需求側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新冠疫情的爆發加快了社會數字化轉型,半導體行業逆勢增長,智能手機方面,信通院最新的報告顯示,今年2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達到2175.9萬部,同比增長240.9%。且據中國移動2021年終端產品白皮書顯示,2021年手表、平板、TWS耳機仍將保持較大的市場規模,并預測國內市場手機總銷量3.5億+。
PC方面,據研究機構IDC發布最新預測分析認為,今年PC市場的出貨量將達到3.574億臺,增長18.2%,且IDC認為,行業前景比歷史水平更為強勁,預計2020-2025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5%。
智能手機、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也帶動了驅動IC以及其他半導體產品的需求增大。且隨著5G生態發展日益繁榮,5G終端產品種類豐富,且具有特色的差異化產品也日益增大,這無疑要加大芯片供應的壓力。
臺積電或堅持不漲價
面對供應側和需求側的雙重壓力以及產能的高強度利用,漲價似乎在意料之中,但上文也有提到,臺積電的訂單在2020年就已經商議好價格并簽約。多為業內人士表示,漲價消息可信度不高,臺積電一向注重承諾,今年就是依合約內容完成承諾,不會有因為產能吃緊而就地漲價情況發生。
并且業界人士指出,晶圓代工廠商非常重視承諾,一定是宣布漲價后才與客戶簽約,所以不可能出現已完成簽約又片面宣布全面漲價情況。但是針對未簽約訂單、急單或新增訂單部分則會漲價,在產能吃緊情況之下價高者得亦符合市場機制。
針對汽車應急訂單或有可能漲價,對于其他訂單,臺積電或堅持不漲價。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