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8月20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當下,采用曲面屏、全面屏的無邊框手機,早已遍布全球市場。大部分人都知道,這些造型獨特電子產品的核心,是薄如蟬翼的柔性OLED面板;許多人并不了解是,制造這種面板,還需要十多層微米級別的保護膜,而在2017年以前,中國境內沒有廠家能產出這類保護膜。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0820/58089.html

明天和肖蔓達的研發團隊在廠區實驗室里進行實驗測試。 記者汪崢 攝
如今,在蔡甸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里,一條華中地區唯一的微米級柔性OLED面板保護膜生產線,每月可生產40萬平方米保護膜,用于華為Mate X、P30 pro等主流手機屏幕生產。“可以說, 柔性OLED屏能夠大批量國產化,有我們的一份功勞。”該條生產線的創設人、34歲的海歸博士明天這樣告訴記者。
看到武漢在電子產品領域的發展潛力
“80后”的湖北人明天,曾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進行博士后研究。2015年,他和專攻高分子材料領域的同門師弟肖蔓達一起,在美國成立創業公司,專攻電子屏幕保護膜材料。2016年初,感受到國內市場的潛力后,兩人開始打算回國創業。
2017年,兩人將回國創業的首站選在了武漢,并在光谷建立了550平米的實驗室,進行材料合成、樣品測試等研究。“一方面因為自己是湖北人,家在這里;另一方面,通過幾年的觀察,也看到了武漢在電子產品領域的發展潛力。”
彼時,全球大部分的液晶面板產能,已經集中到中國內地。而京東方、天馬、華星等OLED面板頭部企業,也正在布局武漢。
回國后的市場調研,讓兩人意外地發現,許多企業在尋找支撐柔性OLED面板生產的保護膜。此時,三星等國外電子產品企業,開始在全球推出采用柔性OELD屏的曲面屏手機。包括京東方在內的頭部廠商,也正在嘗試該類面板國產化。
香港中文大學理學院院長、光學材料專家王建方介紹,柔性OLED面板的原料是有機分子材料,有色彩鮮艷、延伸性好的優勢,但也有不耐高溫、易受損的特點。因此,在面板的生產加工過程,從安裝電子元件,到打孔留出攝像頭空位等工序,均要為其貼上保護膜,進行操作支撐保護。
研發突破成為省內唯一柔性屏保護膜生產廠家
2017年,認準方向的明天和肖蔓達,開始轉向柔性OLED面板保護膜研制。“貼合度高、軟硬適度,剝離干凈的保護膜,能夠顯著提升OLED柔性屏生產的良品率。”明天認為,柔性屏國產化后,保護膜的需求,肯定是越來越大。
2017年10月,京東方B7工廠在成都投產,柔性OLED面板進入國產化時代。同期,因為與此前的研究方向相近,借助既有基礎,明天和肖蔓達的產品研發,很快走上正軌,推出了具有自主產權的柔性OLED面板保護膜樣品。以保護膜的關鍵參數——剝離力來衡量,他們制出樣品的剝離力為2.8千克/25毫米級別,已經高于同期國外廠商2千克/25毫米的出廠標準。這種膜不僅對柔性屏貼合度好,而且加工后剝離的純凈度也更好,更加適合柔性屏加工。
“做出樣品后,轉入量產,更像是臨門一腳了。”2018年4月,伴隨著樣品定型,兩人在蔡甸經濟開發區成立武漢華彩光電有限公司(下稱“武漢華彩”),投資2000萬元,建設柔性屏保護膜生產線,籌備工業化生產。
通過調整配方,反復研發,對比各項參數,2019年9月,武漢華彩生產的柔性屏保護膜,通過中國頭部OLED面板廠商測試,并于同年11月,實施量產,打入OLED面板產業鏈,成為中國最大的國產柔性OLED屏生產商的二級供應商,也自此成為湖北省內唯一一家生產亞微米級柔性屏保護膜的企業。單月滿產值可達1500萬元。如今,該企業研發制造的保護膜已能夠適應目前市面上所有機型。“我們的產品,可以讓脆弱的OLED面板不再嬌貴,讓更多人可以用上OLED面板的產品。”明天說。

武漢華彩光電有限公司全封閉式柔性OLED面板亞微米級保護膜生產線。 記者汪崢 攝
疫情后研發團隊擴充至12人,自主研發出3種關鍵原材料
復工復產后,明天和肖蔓達將原本設在光谷的實驗室,搬到了位于蔡甸經濟開發區的廠房里,距生產線僅10米之遙。“如今,手機廠商每隔半年、甚至每季度,都會推出新品,這意味著,我們研發和銷售效率,都要與之匹配。”
肖蔓達介紹,因為柔性OLED面板的敏感特性,每次有新面板推出,保護膜也隨之需要及時調整,“通過改變配方,調整保護膜的軟硬度、貼合度,以適合變型后的面板。”
明天告訴長江網記者,接到廠家需求后,他們往往需要一周內制出樣品,參與廠家測試,“上午從實驗室進入生產線,下午出廠后,就直接飛往成都,進行測試。如果錯過上游廠商的生產環節,就相當于丟失了市場,上游廠家的生產,不會等待供應商。”
去年11月至今,在短短9個月時間里,即便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明天和肖蔓達的團隊,也已經對產品進行了三次關鍵迭代。去年年底,明天的師姐黃瑜,也從上海的一家外資企業離職,來到武漢參與兩人的創業,并將公司的研發團隊擴充至12人。目前,該公司不僅有自主專利20余項,并且將3種原本需要進口的原材料,實現了自主合成生產。
明天相信,中國一定會成為全球OLED面板產業最大的生產和消費市場,“所以我們對企業未來的發展,不做任何上限設定。”他預計,今年10月,企業產值就能達到2000萬產值,從微小企業晉升為規上企業。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