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9月14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臺廠Mini/Micro艦隊整裝待發 瞄準未來十年顯示商機.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0828/58175.html

盡管光電顯示產業從2020年第3季訂單能見度進一步回溫,原先受到COVID-19疫情而遞延的訂單持續回籠,但LED產業卻難以擺脫產能過剩及低價競爭的壓力,Mini LED歷經重重難關后,2020年底終于進入市場轉折點,隨著蘋果產品力拱MiniLED背光技術即將崛起,多家品牌業者也醞釀導入新機種問世,可望帶動后續應用需求爆發,也促使兩大LED廠商晶電、隆達雙雙連手,并趁機引進友達攜手合作,未來繼續搶攻Mini/Micro LED高階市場。

上下游整合發揮群體作戰優勢

蘋果預計在下一代iPad、MacBook新品搭載Mini LED背光方案,晶電順利搶到頭班車打入大廠供應鏈,為因應客戶量產要求,晶電計劃將臺灣產能在2021年第1季底將95%改成Mini LED,留下5%作為車用,最快2020年第4季起陸續進入量產,不僅讓LED從慘業咸魚翻身重回市場焦點,也讓歷年來虧損累累的局面取得扭轉契機,2021年晶電可望有3成營收貢獻來自于蘋果大單,大談MiniLED背光技術的領先商機。

蘋果Mini LED新品蓄勢待發是催動LED產業升級的關鍵引擎,促使晶電與隆達化競爭為合作的轉折點也是Mini LED商機,但未來瞄準的目標客戶卻并非同一類型的品牌業者,而是正躍躍欲試的其他品牌客戶。如同晶電先前提及,2020年底將有品牌大廠開始導入MiniLED背光技術,預料2021年上半將帶來其他業者的跟進效應,透過資源整合及各自專長,由晶電專注于上、中游,隆達聚焦于封裝與模塊,達到Time to Market效果。

從品牌業者對供應鏈管理模式進一步區分,蘋果長期以來對旗下供應鏈管理模式掌握絕對主導性,不僅親自深度參與產品關鍵技術與設計、測試等流程,為了達到產品差異化與獨特性,更不希望供貨商彼此相互結合或聯結,因而單一供貨商幾乎是無法單獨做出成品,但蘋果的強大品牌力更能發揮領頭羊的引領作用,往往作為新產品應用快速沖量的市場保證。

但多數并不強勢的品牌業者,更傾向于由品牌廠開出系統規格后,再由供貨商自己提出解決方案,尤其是針對新技術、新規格的產品開發,品牌業者無須再逐一管控單一組件供應,甚至僅要控制少數關鍵技術,也足以維持產品設計的獨特性,例如Sony多年前已全面進行委外代工,僅控制關鍵要素與獨家技術,如產品設計接口與畫質控制器,透過獨特調色能力達到畫質效能與屏幕效果。

在中國面板產能競爭下,三星顯示器、樂金顯示器計劃逐步淡出LCD制造,未來只針對少數重點產品投入資源,這意味著Mini LED以及LCD模塊供應鏈將帶來訂單切入機會,而上下游供應鏈的整合也成為取得門票的關鍵之一。

市場傳出,三星電子預計2021年推出多款不同尺寸的MiniLED電視,并搭配自家獨有的量子點顯示技術,透過量子點將更能提升LED影像質量的效能。三星目前主要的面板供貨商包括華星光電、京東方和友達等,其中,友達為三星高階電視面板的主要合作伙伴,如8K、QD和曲面等高階面板機種,至于三星為了擴大MiniLED供貨商,也陸續要求晶電、隆達、三安、華燦等兩岸LED大廠送樣認證,因此透過團隊結盟的合作互補,由晶電專注于LED晶粒,而隆達將聚焦于封裝與模塊,齊力爭取大尺寸Mini LED背光商機將如虎添翼。

不同于過去標準化的顯示應用,Mini LED應用更接近客制化產品,無論大尺寸電視、高階NB或電競顯示器,都是依照不同成本與市場定位而有不同設計方案,因此透過下游系統廠或面板廠自行開出規格,更有利于系統產品的開發速度加快,但對于LED晶粒業者來說,若要單打獨斗爭取成為整體解決方案的一員,其供應角色將較吃力,透過下游供應鏈聯結與整合,更能發揮團結力量大的競爭優勢。

朝向三五族半導體技術整合

盡管近年受到中國政府補貼導致產能供過于求及價格崩壞,如何應戰紅色供應鏈儼然成為LED產業的首要難題,但晶電、隆達均表示,一加一不是為了拼產能,而是回到各自專長領域、創造技術差異,并不是要用產能去跟對方(中國業者)拼價格。

從「富采投控」的取字命名或可窺知雙方的發展期許,是擺脫過去傳統LED產業局限。富采投控董事長李秉杰談到,兩家公司進行合并時常會發生的糾結在于是,誰的名字要排在前面,因此當初希望跳脫舊思維、也希望能創造出新氣象。其中,采不僅是彩色的古字,也具有摘取成果或果實的意思,而富也具有多次的含義,希望透過此一投資平臺能不斷在新領域中取得成果。

富采投控的大方向是由晶電集中重點于磊晶與晶粒、隆達著重于封裝,獨立各自運作,而控股公司的規畫將可保留雙方各自接單發展的彈性,旗下子公司也將發展各自核心競爭力與技術,因此晶電過去一拆三劃分出的元豐新科技及轉投資的葳天科技也可望各自保留。

李秉杰認為,元豐新科技在RGB Mini LED顯示器應用已經有一定成績,單月營收也有不錯的業績,并與利亞德在無錫合資成立子公司正在進行中,甚至自駕車未來搭載Mini LED車尾燈目前也有2~3個案子進行中,藉此顯示更多訊息及裝設警告行人的特殊色,因此元豐新科技在組織架構上可能會列為隆達子公司、但不會消失整并,至于葳天的特色在于少量多樣的利基市場,若并入大規模公司反而將不利于發展。

除了Mini LED外,感測技術、5G RF通訊組件的三五族半導體也是富采投控的整合重點,而研發技術的整合效益被預期將是最快顯現的成果。由于晶電旗下晶成半導體與隆達收購的漢威都在GaN Power技術布局,看好在歐盟規范統一接口的USBType-C標準后,2021年起GaN快充應用將在消費電子市場進入十倍速成長。

此外,過去4G手機采用關鍵材料砷化鎵已經發展成熟,但5G頻段與系統必須重新更新材料,將讓GaN材料導入5G帶來龐大的成長契機,而隨著5G頻段更趨高頻,應用于濾波器的表面聲波組件(SAW)將面臨頻率上限的瓶頸,并將被體聲波組件(BAW)取代,這龐大的關鍵組件替換商機,正與LED長晶需要的氮化鎵材料密切相關,這也將成為李秉杰在富采投控成立之后高度重視的潛力市場。

Micro LED登場接棒上陣

在富采投控的成立發展藍圖中,Micro LED勢必將是不可或缺的發展目標,李秉杰勾勒出LED顯示發展的十年大計,2021年Mini LED將進入爆發成長,而MicroLED研發也取得技術成果,未來2~3年將能完成產品可靠性進展,并在3~4年將有正式產品推出,并由Micro LED接替成長機會,在未來十年內逐漸成為主流。

盡管Micro LED正逐漸步入量產化,但即使是導入在對價格接受度較高的車用顯示產品,一臺12吋Micro LED車用顯示器價格可能相當于一臺百萬級的高級轎車,生產良率有待改良是成本高昂的主因之一,更必須透過整體上下游產業鏈串聯才能根本解決成本問題。

將Micro LED晶粒直接打件在玻璃基板上是生產制程必要性的環節,在臺灣僅有2家面板廠商中,友達已多次展現積極布局Mini/Micro LED的企圖心,因此透過友達供應的玻璃基板,進而搭配晶電Micro LED磊晶與晶粒展開密切合作與開發,也是富采投控引進友達成為董事會成員的關鍵因素。

雖然2021年蘋果Mini LED高階iPad采取PCB基板,但一旦走向MicroLED產品開發,玻璃基板將是絕對必要性,由于現行PCB基板的精密度僅能做到50~100微米,而Micro LED量產晶粒尺寸約為20~50微米,玻璃基板的精密度則可以做到1微米,而技術養成必須是階段性發展,更需要邊做邊修改,因此以Mini LED打件于玻璃基板的項目已在進行中,業界預期在2021~2022年將會看到成果,下一步就是要推進至Micro LED制程環節。

李秉杰分析,Micro LED模塊進行拼接技術已獲得解決,巨量轉移的瓶頸也陸續取得突破,接下來Micro LED還有三大瓶頸需要克服,分別是磊晶在轉移前的良率提升、巨量轉移達到降低成本以及提高Micro LED置放面板的良率等部分,只要上述相關問題解決,Micro LED量產啟動將指日可待。

Micro LED被視為終極顯示技術的夢幻逸品,持續降低成本與優化技術必將經歷披荊斬棘的重重難關,透過上、下游供應鏈的結盟整合,才有機會事半功倍,富采投控能否達到強強互補、再創新局將值得拭目以待。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