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9月04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LCD面板持續漲價 電視用大宗采購價格8月約漲1成。用于電視的大型 LCD 面板價格向上攀升。指針性產品的大宗采購價格,于 8 月時較前月上揚 1 成左右。主要原因在于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的關系,造成人們待在家里的時間拉長,電視機銷量也隨之成長。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0904/58233.html

具指針性的 Open cell(不含背光模塊的半成品) 價格迎來上漲。8 月的大宗采購價格當中,55 吋面板價格大約落在 125 美元水平,較前月高出 10 美元 (9%) 左右。32 吋面板價格也大約落在 44 美元水平,較前月高出 4 美元 (10%) 左右。連續 3 個月出現增長。

各國政府為了刺激經濟而發放補助金,也很可能因此推升了電視銷量。8 月面板廠商的工廠稼動率高達 91%,維持 7 月時的高水平。

而除了電視之外,在宅經濟的帶動下,平板計算機及計算機屏幕的需求大增。生產相關面板的廠商,工廠稼動率也都隨之攀升。

也由于面板價格上揚,各家面板廠商的獲利也都出現改善。

DSCC 的亞洲代表田村喜男表示,一般認為 9 月的大宗采購價格會持續上揚,但是漲幅可能出現縮小。還有在今年 10 月之后,很可能在生產調整方面有所動作,預估價格將出現下滑。

今年以來,在疫情以及韓系廠商經營策略調整的雙重影響下,液晶電視面板價格出現大幅度波動,從一季度上漲,到二季度下降,再到三季度回暖上漲,液晶面板的價格正如過山車一樣,漲跌此起彼伏。

進入第三季度以來,受海外需求拉動,大尺寸液晶面板供需偏緊,且在面板廠商強烈的獲利意愿驅動下,主流TV面板價格均出現大幅上漲;而面板漲價效應也正向下游渠道商和終端彩電市場傳遞,小米、創維、TCL電子等終端廠商近日均傳出產品價格調漲的消息。

液晶電視面板價格大幅上漲

自6月份以來,大尺寸LCD面板價格開始持續反彈,最近兩個月(7、8月)漲幅進一步拉升。 


 

據群智咨詢顯示,9月面板價格仍將維持上漲趨勢。相較于6月底液晶面板價格,整個第三季度32寸液晶電視面板價格上漲12美元/片,漲幅達到35.29%;39寸液晶電視面板價格上漲14美元/片,漲幅達到22.95%;43寸液晶電視面板價格上漲17美元/片,漲幅達到25.37%;50寸液晶電視面板價格上漲22美元/片,漲幅達到25.29%;55寸液晶電視面板價格上漲24美元/片,漲幅達到21.43%;65寸液晶電視面板價格上漲18美元/片,漲幅達到10.47%;75寸液晶電視面板價格上漲19美元/片,漲幅達到6.86%。可見,55英寸以下的液晶電視面板的漲價幅度均超過20%。

業內人士指出,第三季度面板價格反彈的主要原因是需求回暖疊加供應量減少。在需求端,北美、歐洲彩電市場恢復,三星電子、TCL電子、海信等領導品牌為了擴大市場占有率,強化競爭優勢,通過更積極的出貨手段搶食并接收其他品牌的市場,因此大幅帶動面板購買力,這也是前期TCL 科技,京東方接到急單的直接原因。

而在供應端,三星顯示、LGD等韓系企業策略性退出,加之國內廠商擴建產能釋放不如預期,導致今年全球面板出貨量及出貨面積均出現一定的下滑,群智咨詢預測全年TV面板面積供需比有望回落至5.7%,整體供需偏緊。

TCL華星高級工程師郝建峰表示,5月份以來面板訂單明顯增多,當下整體公司的庫存水位已經是比較低的水平。而其他面板廠人士也持有同樣的觀點,近期出貨量仍在不斷增加,庫存量甚至低于往年平均水平。

群智咨詢總經理李亞琴也表示,當前面板價格上漲是供需雙方多重因素造成的結果,這將會是一種新的開端。過去2~3年里,整個顯示產業鏈,尤其是制造廠商其實是享受到面板降價所帶來的紅利,不管是供應量,還是價格談判,終端廠商的操作空間都是非常強,但隨著面板產業格局的改變,我認為整個產業鏈要改變之前的思維模式,同時為這個變化的到來而做好準備。”

“目前的面板價格正處于一個相對合理利潤的空間,未來隨著需求的消減或者淡季的到來,產品價格即使有所調整,但也不會下探太多。面板價格平穩也能為下游品牌廠商營造更為穩定的成本空間和一個產業環境,去創造更多的個性化的產品,而不用擔心成本的持續下降,帶來終端價格戰的影響。”李亞琴進一步表示。

彩電市場將迎來漲價潮?

上游面板的漲價效應,正在持續向下游渠道商和終端彩電市場傳遞。據業內人士爆料,由于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小米多款電視產品將會在8月28日進行價格調整,整體漲價在100~300元不等。 


 

 “雖然液晶電視面板價格上漲會進一步擠壓整機廠的利潤空間,但我們認為短期內電視的零售價格難以調漲,品牌廠商在獲利以及保規模上難以取得平衡。”謝敏霞進一步表示。

整體來看,液晶面板價格持續上漲會提高整機電視的制造成本,壓縮整機廠商的利潤空間,但這是否會直接帶動終端的液晶電視市場價格上漲,還要取決于海信、TCL、創維、小米、三星以及索尼等終端品牌的經營策略的調整。畢竟各個企業之間的市場爭奪還非常激烈,任何一家企業都不可能冒著丟失市場規模的風險去直接漲價。

暫別價格戰 彩電因面板要漲價15%~30%

 打慣價格戰的彩電業,如今漲價了。康佳電子科技總裁常東9月2日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彩電9月價格環比8月漲價約30%,主要是上游液晶電視面板在供求關系和成本驅動之下漲價了30%-50%。預計此輪彩電漲價將延續至今年年底,需動態看面板和終端整機的供求關系變化。

近日,彩電企業已紛紛上調產品價格。創維電視從9月1日全線漲價,創維RGB董事長兼總裁王志國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入門級產品環比8月大約漲15%左右,中高端產品漲幅小些,這對中高端產品更有利。此前,小米從8月28日起對旗下43英寸至65英寸的6款電視零售價分別上調100元~300元。TCL彩電從8月份也已開始漲價,TCL實業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張少勇向第一財經預測說,受綜合因素影響,此輪彩電漲價預計將延續到明年5月。

中怡康大家電事業部總經理彭顯東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目前因為面板成本上漲,導致彩電行業整機售價需要向上進一步爭取溢價。以55英寸液晶電視面板為例,今年1月價格100美元,9月報價140美元,漲幅達到40%。但是,電視8、9月僅有7~8%價格上漲,下一步還有上漲的空間。

這輪電視價格上漲,關鍵看面板,面板8-9月將結束海外備貨,前期受疫情影響的需求現在補貨,加上“黑色星期五”的貨源供應,所以前期面板供應緊張。液晶電視面板價格上漲預計今年10月見頂、年底企穩,彩電價格上漲預計延至今年10月份,然后維持平穩狀態。

“漲價,對電視機行業而言是好事。”彭顯東說,雖然半年報中,海信和創維的彩電業務均盈利,但也有非主營業務的收益。中國彩電價格長期在低位徘徊,如果單家主動漲價會影響市場需求,如果是因上游資源漲價而導致的集體行為,消費者會相對更容易接受,對全行業改善盈利狀況有利。

TCL華星高級副總裁趙軍8月31日曾在TCL科技半年報業績交流會上表示,液晶電視面板供應緊張、價格上漲的局面會維持到今年三季度,四季度預計供應緊張的局面趨緩。

據群智咨詢發布的2020年8月下旬電視面板價格風向標數據,預計今年9月,32、39.5、43、50、55、65、75英寸的液晶電視面板價格,將環比8月繼續上漲,單價提高2至5美元不等。因為8月是各應用LCD(液晶)面板備貨高峰期,受海外需求拉動,大尺寸LCD面板產能總體供應偏緊。

具體到TV(電視)應用,8月彩電整機和渠道商備貨需求強勁,而供應端新增產能爬坡不如預期,且面板廠產能持續向獲利性更好的應用轉移。三季度,LCD TV面板市場呈現明顯供應短缺,且面板廠獲利意愿強烈,7月主流尺寸面板大幅上漲,8月保持上漲趨勢,9月漲幅進一步收縮。

今年上半年,國內彩電市場受到疫情沖擊。據奧維云網(AVC)的數據,上半年,國內彩電零售量2089萬臺,同比減少9.1%;零售額516億元,同比減少22.2%;國內彩電的平均尺寸增至51.2英寸,但零售均價卻跌至2469元。

“彩電公開漲價,歷史上只有樂視和小米在2016年干過一次。后果就是整體需求回落,因為電視的需求并不是剛需,所以只要消費者感知漲價,需求就會消失或者滯后,行業就會步入低迷。預計彩電廠不會公開宣稱要漲價,將以優化產品結構為主。”Omdia中國區研究總監張兵預測說。

張少勇則持不同觀點。他認為,消費者不會因為彩電漲價而抑制需求,因為彩電的價格即使現在上漲了,從大周期看也還處于低點。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