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9月05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華星光電供貨的華為折疊屏手機即將量產,TCL擴張液晶面板產能。早在2019年,當時的“TCL集團”就開始謀劃從家電企業戰略轉型為半導體顯示及材料為主業的科技公司,而華星光電正是現在的“TCL科技”最為看重的資產。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0905/58245.html
TCL科技8月28日發布公告稱,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93.3億元,同比增長12.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1億元,同比下降42.3%。不過剔除重組收益后TCL科技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7.6%,2020年2季度凈利潤環比增加96%,凈利潤高達8億元。
根據8月31日舉行的中期業績交流會數據,作為TCL科技的核心業務板塊, TCL華星2020年上半年的營收為195.1億元,同比增長19.9%。其中,大尺寸面板出貨136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3%;出貨量為2314萬片,同比增長19%;大尺寸面板貢獻營收122億元,同比增長32%。而中小尺寸面板的出貨面積為53萬平方米,同比下滑19.7%;出貨量為3894萬片,同比下滑33%;營收73.5億元,同比增長3.5%。

據悉現在華星的大尺寸客戶主要有三星、索尼、華為、小米、海信、長虹、康佳等主流電視廠商了,而小尺寸客戶除了三星和TCL自己外,也幾乎囊括了目前主流國產手機廠商——華為、小米、vivo、聯想、OPPO。
TCL華星高級副總裁趙軍說,TCL華星目前已建和在建的面板生產線有6條,其中T1、T2為第8.5代TFT-LCD生產線,T6、T7(在建)為第11代TFT-LCD生產線,T3為第6代LTPS面板生產線,T4為第6代柔性LTPS-AMOLED顯示面板生產線。其中TCL華星T1、T2、T6、T7產線主要從事大尺寸LCD面板業務,T3、T4產線主要從事中小尺寸面板業務。
南都記者近日走訪了位于深圳市光明城的華星T6產線。該工廠主要從事大尺寸LCD面板業務——43、65、75英寸液晶顯示屏及超大型公共顯示屏的生產,南都記者注意到T6產線全程自動化程度非常高,在參觀過程中僅看到寥寥數人。華星光電相關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投建一條生產線需要400多億”。

(華星光電T6產線自動化程度很高)
值得一提的是,TCL科技透露TCL華星圍繞印刷OLED和Micro-LED來布局,規劃在廣州建設全球首條8.5代印刷OLED量產線,計劃明年動工。而匯聚了華星光電8.5代印刷OLED產線,和LG Display 8.5代OLED產線的廣州,也將成為全球顯示技術的重鎮。
據了解,產能不足一直是“困擾”TCL科技的難題,隨著韓國廠商出清LCD產能,全球半導體顯示產業競爭格局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LCD市場也迎來了罕見的缺口。5月份開始,液晶面板價格逐漸回暖,部分尺寸漲幅已經超過30%。根據行業研究機構WitsView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液晶面板以32英寸為例,8月份報價是41美元,比7月20日的38美元漲了3美元,而這一價格比6月份的33美元上漲了24%。
趙軍表示,顯示器面板下半年供應持續緊張,價格漲勢有望延伸到四季度。TCL華星目前產能僅能滿足客戶80%的訂單需求,因此產能擴張勢在必行。
一方面加快項目建設,深圳第二條11代線t7建設緊鑼密鼓進行,預計2021年一季度量產,重點生產65英寸、75英寸和8K液晶面板。另一方面通過收購兼并,已并購蘇州三星項目。隨著蘇州三星的產能貢獻和t7的產能釋放,預計未來一年半左右TCL華星大尺寸面板產能在現有基礎上增長64%。
趙軍認為,液晶(LCD)未來十年仍將是大尺寸顯示的主要解決方案,TCL華星目標是電視面板2023年成為全球第一。
此外在9月3日當天趙軍介紹,今年上半年TCL華星的產品和客戶結構已經顯著改善,超大尺寸電視、商用顯示、高端筆電等增長迅速。電視方面,TCL華星的品牌客戶維持占比89%,覆蓋主要頭部品牌。高端電競顯示器和交互白板領域快速成長,86英寸交互白板出貨量全球第二;中小尺寸業務LTPS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全球第三,LTPS筆電面板導入多家國際品牌客戶,全年出貨量沖刺全球第二;柔性AMOLED智能手機面板穩定供應品牌客戶旗艦機,出貨量躍居全球第四。
“業務更加多元化可以抵御行業周期的波動,并為整體營業能力帶來新的貢獻。今年下半年預計會取得新的進展。”趙軍表示。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