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9月27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三安、華燦專利訴訟:一場誰都不能輸的對決。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0927/58439.html

LED行業變天。在市場短兵交接、明爭暗斗多年以后,LED芯片老大與老二直接對簿公堂。近日,三安光電(600703.SH)起訴華燦光電(300323.SZ)專利侵權一案,正式被湖南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長沙中院)受理。

《中國經營報》記者9月22日致電長沙中院立案庭和知識產權庭,對方確認已受理上述訴訟。受理通知書顯示:經審查,符合受理條件。“知識產權的案子一般在3~12個月內審結,但有關技術專利侵權的案子涉及到專利比對等,審查流程長,一般會超過12個月。”長沙中院知識產權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對于此次訴訟,三安光電9月23日回應記者采訪表示,起訴剛開始,都在按正常流程準備,目前未接到長沙中院、華燦光電方面的其他反饋,具體要看相關進展和法院安排。

同日,華燦光電在給記者的回函中表示,經初步分析,公司生產的相關產品不存在三安光電訴稱的專利侵權,公司已委托相關代理律師積極應對,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維護公司合法權益。華燦光電方面還表示,目前尚處于答辯期,法院還未給出開庭審理的時間安排。

業內認為,訴訟的背后是LED芯片行業每況愈下的市場行情和日趨白熱化的競爭環境。作為老大老二的三安光電和華燦光電也未能幸免,營利出現較大下滑。而專利戰背后有現實市場的考量,更關乎未來Mini LED芯片等的領跑歸屬。三安光電不能輸,華燦光電也輸不起。

訴訟背后的慘淡業績

據悉,此次三安光電指控華燦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華燦光電(浙江)有限公司、華燦光電(蘇州)有限公司等侵犯其第ZL201210286901.2號和第ZL02142952.9號發明專利,專利名稱分別為“氮化物半導體發光器件以及制造其的方法”和“半導體發光元件和半導體發光裝置”。

上述兩項專利涉及LED芯片制造的基礎技術。三安光電稱,華燦光電侵犯其在氮化物LED制造中提高光提取效率和提高空穴注入效率方面的專利技術。

據了解,發光效果對于LED芯片很重要,上述基礎性技術對制造LED芯片不可或缺,其產品應用廣泛覆蓋背光、照明、顯示等應用等領域。近年來,市場漸熱的Mini LED芯片也涉及上述技術。

三安光電要求華燦光電停止制造、銷售侵犯上述專利的應用包括電視背光、消費顯示背光、車載顯示背光、顯示和照明領域的LED芯片,銷毀全部用于生產侵權產品的設備及相關模具,并賠償三安光電經濟損失8000萬元。

訴訟的背后,反映的其實是近期不斷下行的LED芯片市場和趨于白熱化的競爭環境。

近些年消費電子和汽車市場漸趨飽和,LED行業直接成了紅海,市場競爭變成了慘烈的短兵相接。跌跌不休成為近年LED芯片行業的主旋律,三安光電和華燦光電也不例外。

今年上半年三安光電逆勢營收微增5.31%,但扣非凈利潤同比大降37.5%,經營現金流凈額也減少了72.43%。而華燦光電上半年營收10.68億元,同比下降14.43%,凈利潤為虧損1.11億元,繼續維持虧損狀態。

“我們發現,如果從存貨跌價、銷售毛利率看的話,那么兩家企業上半年的業績實際上比報表慘淡不少,這也是LED市場不斷下行的真實反映。”一位LED行業人士表示,LED行業正在進入大浪淘沙階段,最終將保留部分競爭力強、產業布局合理的龍頭企業,LED市場集中度將會進一步提高。

新賽道和未來之爭

不過,這可能是黎明前的黑暗。中國照明網副總編李杰告訴記者,未來隨著疫情和國際貿易形式轉好,行業集中度提升,企業騰挪空間變大;同時隨著國家5G等新基建還有集成電路產業的推進,集成電路Mini LED芯片、文旅夜經濟和智慧杠等領域正在孕育新的機會。不過,所有的前提是,企業得活到那個時候。

背光應用和Mini LED芯片是包括三安光電、華燦光電在內的LED芯片企業搶占布局的關鍵市場。據介紹,采用Mini LED背光搭配的LCD顯示,能使LCD顯示畫質全面提升,且微型化擴展性更強,在超高清視頻顯示應用領域前景廣闊,被認為是下一代的顯示技術方向。

三安光電在2019年年報中表示,公司正在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升級,主推高端產品如Mini LED、Micro LED等應用,公司是全球具有規模優勢的Mini LED芯片供應商之一。

據透露,目前三安光電MiniLED、Micro LED芯片已實現批量供貨三星,成為其首要供應商并簽署供貨協議;公司與TCL華星成立聯合實驗室,推進Micro LED的市場化進程。為應對高端產品的市場需求,公司加快全資子公司泉州三安半導體步伐;同時湖北三安Mini/Micro顯示產業化項目基礎建設順利推進。

無獨有偶,背光應用和MiniLED也是華燦光電近期主要發力方向。華燦光電2020年半年報顯示,公司自2019年起確立和實施調整產品結構的戰略方向,重點布局Mini/Micro LED,加大力度轉型電視背光和手機背光領域,推進汽車車燈產品的開發,在照明領域專注高端高光效照明。2020年上半年,公司背光產品市場占有率大幅增長,Mini LED產品出貨量持續快速提升。

兩者的布局重點和發力方向可謂是高度重合。

而與之相應的是,為了贏得這場賽道之爭,雙方對專利技術的重視投入都在大大加強。截至2019年底,三安光電擁有申請專利近2000件,其中授權專利1400件,主要為發明專利,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得到了持續有效建設。

華燦光電并不甘落后,其表示,在LED外延生長和芯片制造的主要工序上擁有自主的核心技術,并建立了專利保護體系。截至2020年9月,華燦光電共申請了專利近千項,擁有專利599項,其中發明專利519項。

大力發展專利技術存在更多的現實考量。“建設寬廣的專利技術護城河,不僅可以擺脫目前行業激烈的價格戰,還能提升公司產品毛利率。”李杰表示,相關領域也承載LED芯片產業未來想象,誰先形成技術壁壘就搶得了新賽道的先機。

一場誰都不能輸的對決

其實,近年來全球LED領域的專利戰此起彼伏。據統計,最近幾年,LED照明領域發生專利訴訟數十起。日本JOLED起訴三星電子,日亞化學VS首爾半導體……“不過這些多是手持眾多專利的國際行業巨頭間的對壘,近年來國家對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持續加碼,國內企業對知識產權的愈發重視,專利技術進展迅速,行業龍頭首先被卷入其間。”李杰表示。

的確,投入大量資金和時間的技術專利,如果被競品輕易復制,顯然是難以接受的。而業內多認為,行業龍頭更為現實的考量可能是,通過專利訴訟限制競品的發展,以維持自身的龍頭地位和市場份額。

8000萬元是明面的訴訟請求,要求停止制造、許諾銷售和銷售侵犯上述專利應用的各類LED芯片并銷毀全部相關設備模具就基本切斷了華燦光電在這個LED芯片主力市場的市場空間,更是決定了在Mini LED芯片等關鍵領域誰能實現領跑。

對于三安光電而言,這是一場不能輸的對決;對于華燦光電來說更是如此,如敗訴,不僅失去現有的市場份額,更將失去未來的發展空間。

不過對于兩者而言,除了勝敗,或許還有第三種選擇。“和其他普通案子一樣,勝訴、敗訴都有可能,庭上和解的情況也是挺多的。”上述知識產權庭工作人員表示。

相似的案例其實不少。“現在大企業間的專利訴訟,最后和解的比較多,因為專利訴訟是一場持續時間長的拉鋸戰,對雙方都是資源和形象的持續消耗。”李杰告訴記者,廣東LED行業早在2013年就形成了共享專利池,在這個圈內,其他企業想獲得特定專利技術支付一定費用即可,不僅較大提升溝通效率和行業發展,而且相關專利訴訟也大幅減少。

而最終選擇哪條路線,既取決于兩者公堂上的對訴博弈,更取決于兩者在公堂外的市場對決,還有兩位巨人的現實考量和談判智慧。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