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20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合力泰控股權遭“拋棄”,接盤國資預虧8.9億存變數。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合力泰”)發布公告稱,擬為下屬子公司提供38億元的貸款額度擔保。在資金鏈捉襟見肘下,合力泰本次的大額擔保,或將再次傳導至二級市場股價大幅下跌。畢竟,一個月之前的國資接盤依然護不住其脆弱的股價。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811/20-52132.html
一旦股價持續下跌,這對于目前急于脫手的合力泰控股股東來說,顯然是火上澆油。而在受讓方福建電子已預虧約8.9億元的前提下,如果履約是否又會造成國有資產損失呢?
資金缺口高達21億元,業績水分含量大
11月19日,合力泰發布公告稱,擬為下屬控股9家公司,向各銀行、融資租賃等機構增加申請貸款額度38億元提供擔保。
對此,合力泰表示,公司為下屬控股公司提供上述擔保額度,有利于提高各單位的融資能力,滿足其生產經營所需流動資金需求,推動其業務更好發展,符合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利益。
截至11月19日,合力泰累計對外擔保余額為87.78億元,占公司2017年末經審計凈資產的88.56%,均是公司為下屬控股公司提供擔保。
在本身資金饑渴的狀況下,合力泰本次的大額擔保,或將再次導致其股價大幅下跌。
截至今年9月30日,合力泰流動負債111.17億元,其中短期借款40.26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5.74億元,短期償還債務金額高達46億元。
目前,合力泰賬上貨幣資金僅剩21.41億元,且半年報數據顯示,7億元是受限資金,實際可用資金只有14.41億元。顯而易見,上述貨幣資金無法完全覆蓋短期債務額,還存在21.3億元的資金缺口。
而更糟糕的是,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越發惡化。截至2018年9月末,合力泰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分別為1.33、0.98,而2017年末時,上述兩項指標分別為1.46、1.16。
翻閱公司財報,財經網發現,合力泰的業績表現相當出色。截至2018年9月末,合力泰實現營收131.52億元,歸母凈利潤11.8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7.04%、30.85%。
那么,為何公司賬上卻沒錢呢?這一矛盾之處的秘密存在于高額的應收賬款上。
從2014年借殼聯合化工上市之后,合力泰的應收賬款開始出現快速增長。2014年,合力泰應收賬款為7.13億元,占當期營收比重23.35%。而截至今年9月末,合力泰應收賬款與應收票據余額85.69億元,占當期營收比重65.15%。
這也就是說,合力泰虛高的業績增長,是建立在高額的應收賬款金額上,業績水分含量較大。
而與合力泰應收賬款金額高速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其周轉速度的放緩,這也就直接導致資金回流速度變慢。
截至今年9月末,合力泰的應收賬款周轉率為3.03次,較今年年初的4.13次下降1.1次,較2014年的10.25次下降7.22次。
與此同時,截至今年9月末,合力泰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出8.78億元,投資活動現金凈流出19.18億元,籌資活動現金凈流入13.50億元,三者合計產生的現金及等價物凈增加額為-14.48億元。而2017年末時,公司現金及等價物凈增加額為-8.57億元。
對于合力泰虛高的業績,二級市場也給出了最直接的反饋。截至10月24日合力泰停牌時,其股價收于4.96元/股,與業績出現嚴重背離。
國資接盤仍護不住股價,協議履行存變數
自今年以來,合力泰股價震蕩下行,年內跌去一半,直接導致合力泰控股股東一致行動人所質押的股權被平倉。
10月18日,合力泰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一致行動人尹憲章、李三君持有公司股份的0.0508%、0.143%被強制平倉。上述強制平倉后,公司控股股東文開福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公司股票的33.21%。截至11月17日,合力泰控股股東文開福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公司股本的27.24%處于被質押狀態。
與此同時,合力泰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也頻繁補充股權質押。10月以來,合力泰共公布6次補充質押的公告,其中10月就發布5份。密集補充質押源于股價跌幅較大帶來的平倉壓力。
在公司與控股股東均遭遇資金危機的情況下,合力泰及其控股股東主動出擊,通過出讓控股權解圍。
10月8日,合力泰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文開福及其確定的公司股東擬將其持有的4.69億股轉讓給福建電子信息集團,占公司總股本的15%。同時,文開福將其所持的剩余股份表決權委托給受讓方行使,期限為5年。
如此一來,福建電子信息集團將擁有29.79%表決權,成為合力泰控股股東,福建國資委將變為實控人。按照雙方股權轉讓每股價格不低于6.86元測算,雙方的交易金額將高達32.17億元。
但這張“賣身契”并未對公司股價構成支撐。自10月9日合力泰復盤以來,股價由5.61元/股再度跌至10月24日停牌時的4.96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雙方股權轉讓每股價格不低于6.86元測算,合力泰控股權轉讓尚未完成,福建電子已預虧約8.9億元。
此前,在股價下跌之后,有的國資已經要求下調股權轉讓價格,有的國資則選擇終止雙方交易。
5月3日,宜安科技控股股東以9.68元/股的價格,與湖南株洲國資簽訂協議,向后者轉讓4500萬股。但隨著宜安科技股價一路下挫,9月26日,雙方協商已將轉讓價格下調至6.44元/股。
此外,6月15日,天海防務股東與揚中金控簽訂協議,將所持4801萬股轉讓給后者。但7月23日,雙方經協商簽署了終止協議。在此期間,天海防務股價也累計下跌近20%。
若公司股價繼續下滑,易事特的估值可能將會進一步降低。那么,福建電子的履約是否會造成重大的國有資產損失?雙方股權轉讓協議是否會進行修改?
針對上述疑問,財經網曾致電合力泰相關人員,一位不愿具名的公司員工表示“不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