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3月24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維信諾(廣州)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在增城點亮,助力廣州打造“世界顯示之都”。維信諾(廣州)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點亮儀式在廣州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隆重舉行。作為廣東首條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維信諾(廣州)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產品聚焦中小尺寸全柔AMOLED模組,涵蓋曲面、折疊、穿戴和車載等新興應用領域,同時具備高擴展技術空間。項目達產后可充分應對未來柔性面板產能轉化為高端智能終端產品的供貨壓力,預計達產年產值210億元,并推動增城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發展。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dynamic/202012/21-58987.html
增城是廣州乃至全省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近年來增城區以國家級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為重點發展平臺,積極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先后引進落戶維信諾、超視堺、康寧等新型顯示產業龍頭企業,構建了大小屏幕、超高清、柔性顯示等新型顯示產業鏈條,為廣州加快邁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顯示之都”提供有力支撐。
“當年動工、當年點亮”再次展現“增城速度”
近年來,作為我國新型顯示產業核心發展區域之一,廣州積極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依托千億級新型顯示產業發展優勢,圍繞“創新是第一動力”深下功夫,持續大力推進新型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廣州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顯示之都”邁進。

目前,廣州正多點開花推進一批新型顯示重大項目建設,維信諾(廣州)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便是其中的扛鼎之作。維信諾(廣州)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集聚了廣州市、增城區的優質資源和維信諾的核心技術,2020年初正式啟動,8月28日完成主廠房封頂,11月8日工藝設備搬入,12月20日產品正式點亮,2021年春節前后實現首款產品交付,實現了“當年動工、當年建成、當年點亮”,項目整體推進再現“廣州速度”“增城速度”。
該生產線位于增城,地域上立足珠江潮頭,輻射粵港澳大灣區,與珠三角密集的電子信息產業區位優勢相結合,以創新型整體解決方案,賦能終端市場拓展及高科技產品進化,增強上下游配套能力,形成互補聯動的集群效應,帶動粵港澳大灣區OLED顯示產業鏈快速發展,增城由此實現“聚”優勢,助力廣州打造“世界顯示之都”。同時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加快面板產業全面自主可控,夯實新型顯示產業一體化優勢,賦能國內電子信息產業內循環新格局。
維信諾深耕OLED領域20余年,推動我國OLED產業從無到有,截止目前擁有8500多件與OLED相關的關鍵專利,參與制定4項國際標準,主導制訂6項OLED國家標準和4項OLED行業標準,打造了多款全球首發產品,包括國內首款采用柔性On Cell TP的產品、全球首款量產的無盲區可視化透明汽車A柱、144Hz全球最高刷新頻率OLED屏、全球首個可量產的屏下攝像頭方案等,榮獲由國務院頒發的“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和我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同頒發的“中國專利金獎”等重要獎項。
目前,維信諾已構建了完整的研發及產業化平臺,在江蘇昆山、河北固安、安徽合肥擁有三條大規模AMOLED屏體生產線,在河北霸州、廣東廣州擁有兩條大規模AMOLED模組生產線,產線整體投資近千億元。
釋放新動能,為打造“世界顯示之都”奠定基礎
據研究機構Omdia預估,到2022年,AMOLED產業領域中國制造商市場份額將從2017年的5%增至2022年的26%。維信諾將不斷夯實創新基石,釋放創新動能,拉動我國柔性AMOLED面板技術水平、整體產能和市場占有率整體上升一個臺階。
作為我國新型顯示產業核心發展區域之一,廣州積極推進“雙區建設”、“雙城聯動”, 落實國家先進制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的部署,先后出臺了《廣州市關于開展新數字家庭行動推動4K電視網絡應用與產業發展的工作方案》《廣州市關于加快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的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產業發展政策,為新型顯示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隨著多家龍頭企業生產線建成投產,廣州市新型產業產值加速提升至千億級。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數據顯示,2019年廣州超高清與新型顯示相關產業實現制造業產值超過1800億元,增長5%以上,預計未來新型顯示相關產業產值將突破2500億元。目前,從高端面板、模組到智能終端,涵蓋LCD、OLED、噴墨打印等技術路線的新型顯示產業集群開始在全國崛起,為廣州打造“世界顯示之都”奠定基礎。
“廣州的新型顯示產業逐步成長,在全國乃至全球顯示度越來越高,而位于東部的增城是重要支撐點和新興的力量。”在有關專家看來,擁有超視堺、維信諾、康寧顯示三家行業巨頭的增城,發展新型顯示產業有著重要的優勢:
首先,廣州增城超視堺10.5代TFT-LCD顯示器生產線在2019年正式“點亮”,生產出的8K超高清、全球最大尺寸的液晶顯示屏。標志著增城也具備了制造大型顯示面板的能力,這樣的高精尖生產能力在全國各大城市中是不多見的。
其次,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等高校在推動顯示技術研發方面,走在業界前列。包括曹鏞、彭俊彪、周國富在內的教授學者們,將基礎理論與應用實踐相結合,積極推動電子信息產業化發展。
此外,放眼周邊,增城不僅具備一定產業鏈基礎,并且靠近終端廠商,像華為、OPPO、VIVO、視源電子等創新企業都在粵港澳大灣區東翼布局,具有天然的地理位置優勢。
實現從從大屏到中小屏的“全屏”布局
廣州南粵基金集團有限公司是AMOLED模組生產線的重要投資服務方。2016年12月,南粵基金投資服務廣州改革開放以來單筆投資規模最大的先進制造業項目——超視堺第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區項目落戶廣州增城。該項目總投資約610億元,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顯示器項目,吸引了視源股份增城研發及生產基地、空氣產品電子氣體、康寧顯示科技、超視堺國際智能科技等數十家富士康上下游產業鏈和關聯方在穗落地建設,拉開了一個千億級的新型顯示產業集群的全新布局。
近年來,南粵基金深耕新型顯示產業領域,創新實踐”產業投資、產融結合、產城融合“業務模式,通過建鏈補鏈延鏈強鏈,助力構建了大小屏幕、超高清、柔性顯示等新型顯示產業鏈條,為廣州加快邁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顯示之都”提供了有力支撐。此次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的正式點亮,標志著南粵基金完成了從大屏到中小屏的“全屏”布局,對實現面板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我國已成為新型顯示產業大國,但上游材料、裝備及驅動芯片等核心技術領域短板問題相對突出。大力強化上游產業發展,培養上游材料龍頭企業,實現關鍵技術“卡脖子”突破,已成為我國顯示行業破局的關鍵。
要“屏實力”拿下新型顯示產業市場,實現“芯突破”勢在必行。10月20日,南粵基金戰略投資深圳市晟合微電子有限公司驅動芯片產業新星總部項目落戶肇慶新區。晟合微電在AMOLED芯片設計技術、特種算法以及技術支持上達到行業一流水平,研發的驅動成熟度高,已打破進口產品壟斷。該項目將成為破解阻礙我國新型顯示產業發展的核心問題的重要力量,智造領先“中國芯”。
同樣作為液晶顯示面板的關鍵核心材料,偏光片隨著面板產業飛速發展,需求也更為緊俏。根據市場數據顯示,預計未來5年內,國內偏光片供需缺口約30%。南粵基金通過資本賦能支持恒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新建及整合偏光片生產線實現規模化生產,積極布局,全球首條2500mm超寬幅偏光片生產線項目成功于11月23日通過驗收。恒美光電預計3年內年產能有望突破2億平方米,可滿足30%國內市場需求。該項目與廣州國顯項目的落地,將極大緩解國內偏光片及面板供需壓力。
產業發展是城市的基礎,也是城市轉型升級的核心動力。隨著中國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有城無產”、“產強城弱”,產業與城市功能不匹配、不協調等問題也越發凸顯。“產城融合”已經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產城融合成必然。基于以產促城、以城興產,產城相互促進的發展路線,南粵基金依托超高清8K顯示屏上下游產業鏈,聯合碧桂園等世界500強企業,建設富士康超視堺科技小鎮,致力打造集“產、學、研、商、居”為一體的科技產業發展園區,布局工業機器人產業園、智能手機、工業大數據、智能辦公、智能家居和新能源產業園等核心產業,合力共造千億產業集群。通過產城融合形式,為產業、城市與人的未來全面發展賦能,創造城市新活力。截至目前,共吸引超29家企業進駐小鎮,包含富士康總部、中軟華南總部、法國ENGIE集團等世界500強企業。同步引入的還有大量國內外高精尖科研人才:3名以上中科院院士或長江學者、150人以上博士或外籍專家、3個以上8K面板產業重點實驗室或博士科研工作站,小鎮將打造成為科技孵化+智能制造+科技生活為一體的產業高地和粵港澳產城融合標桿。
瞄準產業集群,優化營商環境集聚優質項目
維信諾項目點亮的背后,表明一個地區的高質量發展,核心關鍵就是優質品牌企業的集聚。
圍繞維信諾、超視堺等龍頭企業,增城區近年引進了康寧玻璃、空氣產品電子氣體等一批新型顯示及上下游配套企業,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及新能源汽車、大健康等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休閑服裝、食品飲料、智能家居三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全力培育發展金融科技、高端智能裝備、新材料等未來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努力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前三季度,增城GDP增速達到3.3%,位列廣州各區第二。伴隨著超視堺、維信諾等項目的點亮,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產值有望實現由零向36億元的突破,至2021年將增至160億元,未來遠期產業規模可達千億元。”增城區有關負責人表示。
營商環境是推動優質品牌項目集聚的基石。增城區對標最好最優,持續深化營商環境改革,大幅度砍掉不必要的審批流程,提升服務效率效能,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為企業發展創造活力,不斷推動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出新出彩。
今年以來,增城對標世行評價標準推進營商環境3.0改革,在全市率先推出優化項目規劃建設審批流程10條、生態環境保護“暖企8條”,推動“拿地即開工”,為105個建設項目平均節省2到3個月的審批時間。
除了不斷簡化行政審批流程,增城還在產業支持、人才服務、科技創新等方面加強政策供給,先后出臺了服務企業二十條、外資十條、商務發展資金管理辦法、科技創新發展扶持辦法、創新創業領軍團隊(人才)支持計劃、高端服務業政策以及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暖企穩企二十條等政策,幫助企業做大做強,渡過難關。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激起市場一池春水。近五年來,增城全區累計新增市場主體9.7萬戶。尤其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下,今年1—10月,全區新增市場主體31458戶,同比增長26%;新增企業18546戶,同比增長95%,增速位居全廣州市第一,其中新增注冊資本1000萬元以上企業1101戶,同比增長17.75%。經濟社會發展呈現速度加快、后勁增強、效益提高的良好態勢。
近年來,增城區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聚焦高質量發展,以國家級增城開發區、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兩區”驅動,引領帶動增城各領域高質量發展。增城國家級開發區實現闊步前進,2019年在國家級開發區綜合評價中排名第96名,三年累計提升93名。通過推動“一區多園”發展,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累計引進超視堺、中國平安(增城)科技硅谷、維信諾模組等優質產業項目,其中華電新能源投產發電,超視堺、中汽研華南基地一期竣工運營,維信諾模組項目 12月 20日點亮試產,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及新能源汽車、金融科技和大健康產業集群加快形成。
“隨著AMOLED技術的發展,全柔模組技術成為在整個全柔顯示產業鏈中的重中之重,多形態柔性顯示終端應用成為市場追逐的熱點。”維信諾有關負責人表示,立足廣州增城輻射粵港澳大灣區,與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上密集的電子信息產業優勢相結合,以創新型整體解決方案,增強上下游配套能力,形成互補聯動的集群效應;同時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背景下,加快面板產業全面自主可控,夯實新型顯示產業一體化優勢,力爭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優勢。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