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6月08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在歷史上,我們會把自己的頭發收集起來用于各種用途,但現在頭發又有一種新的使用用途——把我們的頭發轉化為OLED顯示屏。
澳大利亞布里斯班昆士蘭科技大學(QUT)的研究人員利用當地一家理發店捐贈的頭發進行實驗,將頭發絲變成碳納米點,這些納米點可以發出足夠的亮度,用于智能設備的顯示屏上。這是第一次有人能夠讓一縷頭發發光,并成功地將其用于發光設備中。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0608/57364.html
正如QUT在其博客中詳細介紹的那樣,Prashant Sonar教授、Ken(Kostya)Ostrikov教授和他們的研究團隊與格里菲斯大學的Qin Li教授合作,"我們已經開發了一種將小頭發絲變成碳納米點的方法,這些納米點是百萬分之一毫米的微小、均勻的點。“該研究項目開發了一種分解頭發的方法,并且在240攝氏度(華氏464度)的溫度下燃燒,以制造 "可用于未來智能設備的柔性顯示器"。
碳納米點(也叫碳點,或CD)是一類新的量子點。如果你見過或擁有一臺量子點(QD)電視,那么你可能已經注意到了畫面是多么的鮮艷和清晰。這是因為量子點會產生純單色的紅、綠、藍光。這些電視中的LED發出的是藍光而不是白光,而量子點負責產生紅光和綠光。QDs的工作是發出單一的顏色,其非常擅長這一點。
雖然碳納米點(CD)也能做到這一點,但它們更環保。根據Nature的研究期刊表明,它們還具有低毒性、生物相容性和化學穩定性的優勢。將人們的頭發廢料再次利用,否則將最終被填埋,這為可持續技術帶來了新的機會。
Sonar教授在大學的研究博客中說,頭發是碳和氮的天然來源。為了得到發光粒子,這兩種元素都需要存在。因為頭發是由蛋白質組成的,包括角蛋白,將頭發加熱到如此高的溫度后,碳和氮就會嵌入其分子結構中。這也是頭發出乎意料地成為這種應用的理想選擇。


昆士蘭科技大學認為現在他們所做的人類頭發生產的碳納米點(CD)還不夠明亮,無法用于電視屏幕,但Sonar表示,它們可以理想地用于可穿戴設備和其他小型智能設備中使用的柔性和廉價屏幕。
Sonar教授用一個智能牛奶瓶作為假設的例子。奶瓶內部可以有一個傳感器來跟蹤牛奶還有多久會過期,外面有一個顯示屏來顯示這些信息。外部的小顯示屏將由人類頭發制作的碳納米點(CD)制成。(這聽起來也比將智能設備連接到手機上的應用更容易)。
現在,Sonar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已經能夠用人類的頭發制作碳納米點(CD),下一步就是研究動物的毛發。如果成功的話,你的狗或貓的毛發可以用來制作智能手表的屏幕。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