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7月01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三星LG退出太早?外媒預估全球電視液晶面板Q3漲價。月初預計電視和筆記本電腦面板訂單強勁增長,面板廠商對今年三季度的前景已更加樂觀之后,外媒又預計液晶電視面板的價格在今年三季度將上漲。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0701/57600.html
在最新的報道中,外媒預計全球液晶電視面板的價格,三季度將上漲超過 10%。
供需反轉 液晶電視面板成搶手貨
據群智的研報,預計7月面板價格維持上漲趨勢,32、39.5、43、50英寸的液晶電視面板價格將分別上漲2美元,而55、65英寸的液晶電視面板價格將分別上漲3美元,75英寸的面板價格則將持平。
不過,今年上半年,由于歐美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國際品牌第二季度調降面板采購訂單約10%~15%,導致面板價格走跌。此前有機構預計,液晶電視面板的全球市場在2020年將出現出貨量和出貨面積的下降,預計全球LCD 電視面板出貨量將下降10%,從2019年的2.872 億片下降到2.578 億片。而價格也將進一步下探。
但是,隨著三星、LG、松下、三菱等液晶面板廠商相繼退出市場后,業內人士認為,液晶面板短期面臨供求關系發生變化,短期內液晶面板市場的供應不足,面板價格也將出現上漲。
另外,經過上半年的市場低迷,彩電廠商積極補貨,提前進入下半場。經過“糟糕”的上半年,各彩電企業不僅銷量不盡人意,而且大多收緊備貨。隨著疫情進入下半場,全球許多地方的疫情逐漸控制,經濟也將回歸正常。歐美地區電視銷量逐漸恢復,提前進入下半場的備貨,也將導致彩電面板需求集中爆發,對面板的需求越來越旺盛。

三星LG退出太早?猶未可知
今年3月,市場調研機構CINNO Research發布報告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SDC(三星顯示)正加速關閉LCD產能、轉產OLED的進程,關停計劃或將提前至今年第四季度。緊隨這一消息,LGD、三菱、康寧等老牌液晶供應商也紛紛傳出退出液晶面板市場的訊息。
對于日韓企業退出液晶市場,大部分觀點認為中國大陸的液晶面板廠商擴大生產導致盈利惡化,日韓液晶面板廠商無法與中國液晶面板廠商的生產力競爭所導致的。據悉,中國大陸企業利用地方政府的補貼,大幅推進了設備增強和生產擴大。中國大陸的產能在2019年1年里增加4成。這明顯高于世界平均的13%。由于中國大陸企業的增產,液晶面板市場價格戰進一步激化,55英寸產品的大宗訂單價格2017年春為每張220美元,但2020年5月降至106美元,而LGD公布的2020年1~3月合并營業損益為虧損3620億韓元,收益入不敷出。
如今,中國液晶面板商對產能的瘋狂投資獲得了成果。有機構預計,日韓企業的退出將為2021年全球電視用面板帶來6.9%的供需缺口,同時,液晶面板的價格跌幅也有望縮小。而從2021年的各國和地區的份額來看,中國大陸將增至6成。
這樣來看,中國液晶面板廠商似乎是打敗了長期競爭的日韓兩國,將液晶市場的收益獨吞,占據極大優勢。而日韓的早早退出,似乎也將未來液晶面板的收益拱手相讓。但事實上又是如何呢?
去年,市場研究機構HIS曾發布一則預測:從2022年開始,全球企業對LCD面板的投資將變得更加謹慎,當京東方和華星光電第10.5代線投產時,全球對LCD面板的投資將會正式終止。
與液晶面板即將面臨零投資相對的是OLED競爭力的上升,截至2020年2 月為止,OLED 電視的平均價格為2,538 美元,而LCD 電視的平均價格為1,116 美元。與去年2 月價格分別為3,557美元和1,047 美元相比,價格差減少了約1,000 美元。由于OLED 電視在影像質量方面優于LCD 電視,因此價格差距逐漸縮小,OLED 將加速取代LCD 在電視顯示器市場占有率。
行業人士告訴西柚,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下,面板產業淘汰賽正在開啟,一些企業開始退守、關閉部分LCD產線,并轉向開發高端顯示面板技術,以期在面板市場競爭中獲得穩固的生存空間。但同時,過剩的液晶面板產能也擺在他們面前,而液晶面板價格的適當回暖或將有助于他們把過剩的產能轉化為相應的營利收入。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