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8月13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最近看到長沙經開區官網公示了這樣一則消息:長沙經開區經濟發展和企業服務局近期組織對園區2019年度智能制造試點項目開展驗收,經企業申請、專家評審、現場核查、部門會審等驗收環節,管委會擬對通過驗收的藍思科技(長沙)有限公司“智慧車間”等13個項目予以支持。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0813/58036.html
(藍思科技總部大樓)藍思科技的“智慧車間”項目是什么?我們搜集相關資料后了解到,“智慧車間”項目是藍思科技推進“四新”研發戰略的一個重要環節。在今年6月舉行的年度股東大會以及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藍思科技多次提到,他們的“四新”戰略從未止步,未來產品附加值會不斷提高。具體來說,“四新”戰略分為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和新產品四個“新”,在下文我們分別進行探討。
新材料多元布局,拓寬發展賽道
在原有的印象里,藍思科技是做視窗防護玻璃起家的,但我們發現,為搶抓5G帶來的歷史性機遇,藍思科技還積極布局了藍寶石、精密陶瓷、精密金屬等新材料領域。
以藍寶石為例,因其具有高硬度、耐磨性、高溫穩定性等特點,以及在透紅外光和抗劃傷等方面的突出優勢,藍寶石能夠應用于LED襯底、電子、航空航天裝備以及醫療植入品等領域,在消費電子市場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空間。就目前來說,藍寶石已經大規模應用在智能手機的攝像頭、HOME鍵以及智能穿戴設備的防護蓋板上。

(藍思科技藍寶石長晶車間)
公開資料顯示,自涉足新材料領域以來,藍思科技已經擁有了成熟的藍寶石長晶設備制造、藍寶石生產、后段加工的全產業鏈生產制造能力,精密陶瓷粉體原材料及胚料制造、燒結、后段加工能力,3D曲面玻璃、以及精密金屬結構件、生物識別模組、觸控模組等核心零部件的高質量批量生產能力,形成了整體生產鏈的產業協同與智能制造體系,并實現了年產3億片藍寶石攝像頭保護鏡片、2.4億片指紋識別保護鏡片和3000萬片智能穿戴設備防護屏的產能規模。雖說以前就知道藍思產能巨大,但這些數據還是刷新了我們的想象力。
新工藝與時俱進,加深行業壁壘
作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研發創新始終是藍思科技的重中之重。
整理資料可知,經過多年的積累和創新,藍思科技已掌握 2D、2.5D 和 3D 防護玻璃、觸控模組及其他防護一體化電子產品的精密加工、組裝、貼合等核心技術和工藝訣竅,擁有雄厚的技術積淀與制造經驗。
除此之外,藍思科技在產品研發和工藝技術方面進行了持續的研發投入,緊密配合客戶新品的研發,對原有工藝進行革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末,公司研發技術人員達到11,521人,共獲得1,584項專利授權,其中發明專利149項,實用新型專利1,338項,外觀設計專利97項,涵蓋加工工藝、產品檢測、設備開發、新型材料等多個領域。
看來,藍思科技精密加工的量產能力和穩定的產品質量背后,凝聚著豐富的生產經驗、領先的技術優勢和雄厚的研發實力。在消費電子產業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藍思科技顯然已經構建了自己獨有的行業護城河,率先占據了長遠發展的有利位置。
新設備提質增效,打好發展基石
藍思科技制造的視窗與防護玻璃產品定制化程度高,對設備要求較為高端。對于制造型企業來說,能夠自主研發和量產行業領先的智能制造設備,意味著構建了更高的競爭門檻和更寬的“護城河”,是企業綜合實力領先的表現。
我們發現,藍思科技是業內較早研發、制造、大規模應用自動化設備和智能制造工業體系的企業之一,在設備自研改造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根據機構出具的研報以及公司相關報告,在智能制造設備這一塊,藍思科技根據自身生產線布局與核心工藝技術特點,從2016年起開始自主研發生產工業機器人和智能制造裝備,對傳統生產線進行智能化改造,自主研發了包括熱彎機、精雕、印刷(移印、絲印)、CNC 、激光、鍍膜、組裝、AGV導航車、四軸六軸機器人等核心設備在內的各類關鍵智能制造設備,以及生產所用大部分工裝夾具、刀具、模具、輔材。近幾年,藍思科技通過將生產制造與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進行深度融合,正式步入了“互聯網+智能制造”新時代。2020 年 3 月,公司自研工業互聯網云平臺“藍思云”入選“2020 年湖南省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計劃”。

(“藍思云”智能控制中心)
藍思科技稱,為響應政策號召,搶占未來制造業發展制高點,藍思科技將進一步推進智慧園區、智慧產業集群建設,充分利用“藍思云”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貫穿企業內外部信息共享的協同層縱向集成和可復制推廣的企業間價值鏈整合的橫向集成。
新產品升級換代,引領行業潮流
藍思科技的客戶資源實屬一流。東吳證券王平陽團隊研報指出,藍思科技是A客戶主力供應商,近些年伴隨著技術領先優勢逐步擴大,藍思科技與大客戶協同推進新品開發,單機價值與份額實現雙升;在安卓市場,藍思科技高端3D玻璃產品持續滲透,已經成為華為、小米、OPPO、vivo等優質客戶中高端機型的核心供應商,市場份額穩居行業首位;在手機周邊產品市場,藍思科技已向蘋果、三星、OPPO、小米等知名穿戴品牌批量供貨。
我們知道,隨著近年智能手機硬件升級觸頂,手機品牌廠商逐漸將產品升級點集中在手機外觀的創新設計上,在這方面,藍思科技為客戶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推出了多種引領市場潮流的外觀零部件產品。

(藍思科技產品展廳)
國盛證券發布的研報里曾這樣提到:藍思科技憑借持續的技術革新以及領先的技術能力,多次為客戶提供新型的技術方案,協助客戶進行新品外觀變革。以大客戶廣受好評的熱門系列產品為例,全系列機型后蓋沿用玻璃材質,由一整片玻璃精準打磨,并在分子層面采用了雙離子交換工藝對玻璃進行強化處理,賦予了其不沾指紋、防水、抗污更抗摔的優良屬性。不用我們多說,玻璃背板的握持感、一體感和設計美觀度,想必大家有目共睹。
在仔細研究了藍思的“四新”戰略之后,我們得出,對于藍思科技而言,“四新”并不是一個口號,相反,藍思始終以研發創新踐行了這一戰略。前幾日在互動平臺上,藍思科技表示,未來公司將持續堅持“四新”的研發戰略,加深校企合作,將新技術應用到更多產品上,增加產品附加值,加大自產設備的創新力度,降低設備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我們認為,隨著整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制造業轉型升級進程持續深入,藍思科技的綜合競爭優勢將得到進一步凸顯。
對于藍思科技的未來發展,中金公司給予了藍思科技“維持跑贏行業評級”的估值建議。在中金公司近期發布的研報中,黃樂平團隊指出,在智能手表領域,藍思在國內外大客戶手表的關鍵結構件及觸控貼合等均已形成一站式供貨能力,預計海外大客戶今年下半年手表迎來大改款,藍思將會受益;在汽車電子領域,藍思是T 客戶Model 3、Y 等中控屏、壁柱的主要配套商,今明兩年將受益于T 客戶車型上量,未來有望在智能座艙領域切入更多核心客戶;此外,藍思科技平板電腦、TWS 耳機、智能家居等結構件及相關模組多點開花,也為公司注入新的成長動能。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