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7月20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立訊精密將成內地首家iPhone代工廠,和老大富士康正面競爭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0720/57794.html
富士康蘋果代工廠老大的地位正在受到挑戰。
立訊精密17日發布公告稱,立訊精密及其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公司將出資33億元(約合4.72億美元),全資收購緯創、資通兩家全資子公司100%的股權。兩家目標公司資產初步確定交易價格約為人民幣33億元,其中,上市公司立訊精密在此次收購中出資6億元。

蘋果公司目前在中國的代工廠有富士康、和碩科技、緯創集團、比亞迪電子、廣達電腦、仁寶電腦等廠商,其中,富士康、和碩科技和緯創集團提供iPhone整裝代工業務,緯創的規模最小。
這意味著,完成交易后,立訊精密將成為蘋果公司的首家中國內地代工廠商。

截至7月17日收盤,立訊精密股價上漲4.23%至55.16元,總市值達3852億元。
小弟和大哥的正面競爭
立訊精密之前就已經是蘋果AirPods和Apple watch的主要組裝合作伙伴,這次收購緯創資通,顯示出了啃下蘋果更大的野心。
立訊精密成立于2004年,可以說是在富士康扶持下長大的“小弟”。1988年,臺灣電子巨頭富士康在大陸建立了第一家工廠,立訊精密董事長、21歲的王來春成了第一批打工妹。她也是眾人中最勤奮的那一個,下班別人都走了,她還留下來工作。管理干部不斷表揚她,次數多了,她不好意思,也不希望跟其他工友產生距離,下班先回到宿舍,等半夜人少了,再去偷偷加班。
這份勤奮刻苦也為她帶來了相應的回報。10年間,王來春一步步從線長、組長升到了課長,成為當時大陸人在這家臺企的最高官員。
但她并不滿足于現狀,32歲那年決定辭職創業,與哥哥王來勝出資購買了香港立訊公司,最初干的是和富士康一樣的老本行業務,但是郭臺銘卻并沒有打壓她,甚至把富士康的訂單給她做。于是,富士康為大公司配套,立訊為富士康配套,生產、銷售各種電子連接線、連接器。
這也是為什么王來春稱郭臺銘是自己的貴人。2004年,王來春到深圳創辦立訊精密,富士康是為其貢獻超過50%營收的核心客戶。
2009年9月,富港電子的公司出資4000萬元認繳了立訊精密400萬股,并以3.08%的股權成為立訊精密第三大股東——富港電子控股股東為正崴精密,實際控制人正是郭臺銘胞弟郭臺強。
正是不斷借助富士康背后的推力,2010年9月15日,立訊精密這個“小富士康”終于A股上市。
10年后,站穩腳跟的立訊精密顯然已經不滿足于做小弟,入局iPhone組裝業務,也就意味著將直面與富士康進行競爭。
買買買成就千億市值公司
像收購緯創資通這種靠資本運作不斷接近產業鏈的手法,在立訊精密日后的業績騰飛中起到了關鍵作用。2011年,立訊精密上市后收購了昆山聯滔60%股權,昆山聯滔主要生產連接線產品,在iPad平板上使用,也是借此,立訊精密首次進入了蘋果供貨體系。
之后,立訊精密開啟了一連串的買買買動作。
2011年,立訊精密收購了科爾通訊,邁入通信領域,成為華為、愛默生網絡能源等客戶的連接器供應商;2012年并購福建源光電裝有限公司進入汽車電子領域,同年,又全資收購珠海雙贏,切入3G和智能手機產業鏈條,進入FPC(柔性電路板)的生產領域……僅2010年到2017年七年間,立訊精密就進行了16次投資并購。
真正把立訊精密推向高點的是2016年收購蘇州美特,自此進入大客戶聲學領域,憑借在相關領域的積累,立訊精密抓到了近年來最重要的搖錢樹AirPods。2017年上半年,立訊精密正式成為AirPods的生產工廠,到年底產品良率驚人,讓蘋果大為驚喜。2017年烏鎮第四屆互聯網大會,蘋果CEO庫克還專門跑到立訊精密的工廠考察現場,非常滿意,夸贊那是“超一流的工廠”。
靠著這一系列布局,立訊精密成長迅速。從2010年上市以來,立訊精密股價上漲超過50倍,營業收入規模也擴大超60倍,曾經的打工妹王春來搖身變成一家市值3800億元公司的女老板。
2019年立訊精密營業收入625.16億元,第一大客戶的銷售額占比55.43%。毋庸置疑,第一大客戶就是蘋果。緯創資通的收購完成后,這個占比勢必會還會提高。
作為蘋果概念股,一旦大客戶將訂單進行轉移,或者大客戶本身發生嚴重的經營問題,那么作為代工廠的立訊精密將難逃銷售收入下滑風險。
立訊精密2019年財報中可以看出,除了消費性電子收入占比同比增長,電腦、汽車、通信互聯網產品板塊占比都同比減少,如何在專注主業的同時,在通信、汽車及醫療等橫向業務拓展,或許是立訊精密下一步需要尋找的增長點。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