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8月26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華為攻面板驅動IC 沖擊臺廠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0826/58144.html

面對美國發動科技戰,中國大陸半導體業加快拉高自制率腳步,華為雖受新禁令打壓,仍成立專屬部門,切入面板驅動IC愈來愈有影。市場傳出,華為購置芯片測試機臺到位,預計2020年開始量產驅動IC,提升自給率,沖擊聯詠、敦泰等既有供應鏈。

聯詠、敦泰都是華為重要驅動IC供貨商。對于華為加快驅動IC自制率,聯詠向來不評論單一客戶;敦泰則表示,市場競爭對手永遠存在,持續保持技術研發創新與實力,因應外界環境挑戰。

華為的麒麟系列手機芯片因美國新禁令,生產受阻,先前中國大陸微博傳出號稱華為內部文件數據,顯示華為消費業務成立專門部門,研發面板驅動芯片,并獲得華為確認。

這份內部流出文件明白點出,雖然中國目前是屏幕生產、出口大國,但屏幕驅動芯片主要都靠進口,2019年京東方采購屏幕驅動芯片金額超過60億元,其中國產芯片占比不到5%。

業界指出,華為旗下海思連最先進的5奈米的麒麟系列手機芯片都能自行研發,驅動IC技術遠不及手機芯片,不用在臺積電生產,以中芯國際的制程即可投片。

華為積極搶進驅動IC,主因過往大陸驅動IC大量仰賴進口,自制率僅約5%,華為領頭扮演提升大陸驅動IC自制率的推手,搭配中芯國際的晶圓代工,「一舉多得」,更進一步提升大陸半導體能量。

據悉,華為2019年開始進行面板驅動IC相關研發作業,與京東方展開互惠合作,旗下海思首款OLED驅動IC已開始試產,在面對美國一連串箝制策略下,大陸官方加快半導體自制率、擺脫臺系與韓系芯片供應勢在必行。

據了解,海思OLED驅動IC已進入試產階段,由于OLED驅動IC僅限用OLED顯示屏,需與OLED面板保持緊密關系,目前還未知海思OLED驅動IC效能。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