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6月08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割喉戰慘勝韓日:電視液晶面板迎中國1強時代 中金公司:面板短期估值修復

中國的各種面板終于成為全球霸主,不過就如凌通社曾經對京東方的評論一樣,假如沒有京東方這樣的公司,中國的電視機可能還是在萬元時代,而又了京東方,現在的電視機才能到千元時代。
但是,中國的面板的勝利只能說是慘勝,因為勝的辦法就是政府補貼下的價格戰,割喉戰。主力55英寸產品的大宗訂單價格2017年春為每張220美元,但5月降至106美元,降至一半以下,而京東方和TCL等公司的盈利狀況和韓日公司一樣是非常的差,而韓日這些私人公司在割喉之下只能退出,之后面板如何能否反彈真的也不知道,因為韓日已經進入OLED以及Mini LED的新時代,中國的顯示產業如果技術不進步,就可能進入新一輪的燒錢循環。
電視液晶面板迎中國1強時代
用于電視的大型液晶面板的供應過剩局面或將走向終結。原因是中國大陸擴大生產導致盈利惡化,2020年韓國企業相繼決定撤出生產。此前供應過剩長期持續,但越來越多觀點認為2021年供求將趨于平衡,價格跌幅將縮小。同時,中國大陸將掌握6成份額,相關市場的格局將明顯改變。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0608/57371.html

 


 

美國調查公司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DSCC)調查了電視用面板(第7代以上)的供需缺口(產能減去需求面積的比率)。預計2021年全球電視用面板的供需缺口為6.9%,相比2020年的19.8%改善12.9個百分點。考慮到裁斷損耗等,據稱電視面板以5~10%的供需缺口為均衡點。隨著韓國三星電子等宣布停止生產,DSCC修改了此前預測。
韓國大型廠商相繼撤出電視用面板業務。三星電子將在2020年下半年關閉韓國湯井工廠和中國大陸蘇州工廠的生產線。最大制造商LG顯示器(LGD)也將分階段減少在韓國的產能。
液晶面板市場長期處于供應過剩。原因是中國大陸企業利用地方政府的補貼,推進了設備增強和生產擴大。中國大陸的產能在2019年1年里增加4成。這明顯高于世界平均的13%,可以看出中國大陸產能的迅猛增加。

電視液晶面板的價格連續2個月下降(日本家電連鎖BicCamera有樂町店)
由于中國大陸企業的增產,液晶面板行業此前持續著激烈的價格競爭。主力55英寸產品的大宗訂單價格2017年春為每張220美元,但5月降至106美元,降至一半以下。各公司的收益明顯惡化,LG顯示器的2020年1~3月合并營業損益為虧損3620億韓元(上年同期虧損1320億韓元)。
隨著韓國企業的撤退,今后供需平衡有望保持穩定。2022~2024年的供需缺口預計在6%左右。在中國大陸,部分生產線達到滿負荷運轉,但此前的增產態勢將暫告段落。
液晶面板從投資決策到滿負荷運轉被認為需要約2年時間,但市場行很多觀點認為“2020年不會有大規模投資計劃”。原因是中國大陸政府的投資重點已轉向有機EL等,面向液晶的補貼將取消。
同時,液晶面板的價格跌幅也有望縮小。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駐亞洲代表田村喜男認為“2021年起價格轉為上升、實現盈利的可能性很高”。
隨著韓國大型廠商的撤退,從電視液晶面板的2021年的各國和地區的份額來看,中國大陸將增至6成。相反,2018年時曾達到4成的韓國則僅為15%,降至與臺灣相同的水平。面板市場或將從競爭激烈的時代步入中國1強時代。
中金研究:面板短期估值修復

行業近況
隨著需求端進入到下半年旺季銷售,我們認為面板單價三季度會迎來環比反彈,但受到今年整體供需不平衡,四季度單價環比恐會小幅倒退。長期來看,供給端海外產能退出以及國內落后產能整合趨勢確定,面板供需會逐步轉好。
評論
短期來看,受下半年消費電子出貨旺季驅動,面板單價三季度預計將階段性上漲:
根據Omdia 統計,5 月大尺寸面板價格受到不同程度環比下跌,其中32”/43”跌幅較大。我們認為,隨著疫情后消費需求逐步回暖同時疊加下半年傳統旺季效應,大尺寸面板單價三季度有望環比增長,但四季度進入到備貨尾聲,價格應持平或環比略微下降。
長期來看,海外產能退出及國內產能整合有望帶動供需逐步轉好:我們預估2020年按出貨面積統計,供給端同比下滑2%,其中主要由于三星、LGD 兩大廠商韓國LCD 產能退出影響;但今年受到疫情影響,需求端同比下滑幅度更大,因此全年供過于求比例較2019 年惡化,達到17%。展望2021 年,我們預計供給端面積同比增長7%,增量主要來自于京東方、TCL 等部分高世代產線擴產;同時需求也有望進一步回暖,因此我們預計2021 年供過于求比例將逐步下降至16%,此外若國內產能有供給端進一步整合的機會,也會對產業單價上漲產生動能,供需關系將有望進一步轉好。
MiniLED/柔性OLED 技術革新是銷售推動力:1)蘋果下半年將推出搭載MiniLED背光的中尺寸產品,同時TV 廠商也在積極推出大尺寸產品。我們預計同尺寸TV產品,采用MiniLED 背光的產品售價仍在普通LCD TV 價格的1 倍以上,目前較難實現迅速替代,但隨著成本進一步下降,未來滲透率有希望逐步提升。2)柔性OLED 面板目前相較高端LCD 面板仍有2 倍左右的價差,因此滲透率一直低于市場預期,目前全球產能仍然過剩。但未來隨著價格下降以及折疊屏手機的起量,會消耗部分過剩產能。
估值與建議
我們維持京東方和TCL 科技的盈利預測及目標價不變。京東方和TCL 年初至今分別下跌/上漲7%/28%,其中TCL 從1 月初開始上漲,京東方則稍晚,于春節后股價開始反彈,兩家公司于2 月下旬股價開始下跌。我們認為面板廠商年初漲幅較大主要得益于1)面板單價于1 月起環比上漲;2)2020 受到需求增長,供給端韓國廠商產能退出,供需關系相較2019 年有所改善。但后續受到疫情影響,市場對于需求下滑反應強烈,因此京東方和TCL 估值回歸到1.5 和1.9 倍市凈率,分別處于兩家公司估值區間的中低及中高位置。我們認為受到三季度面板價格上漲等因素推動及板塊估值相對便宜,短期股價將有反彈支撐。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