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7月21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TCL收購中環集團,補齊半導體顯示產業最后一塊拼圖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0720/57796.html

在科技領域,純“組裝”的終端公司屢見不鮮,但是2019年515事件后,華為可以屹立不倒,并且在2020年上半年實現驚人的4540億元營收,讓整個行業如夢方醒,看到了掌握“核心技術”的重要性。

作為一家傳統意義上的家電廠商,TCL早就意識到了“核心技術”的重要性。比如2018年,TCL就通過重組的方式,整合自身資源,僅在上市公司的框架下留有半導體顯示產業。并且2020年初,TCL集團還改名為TCL科技,也從側面昭示了TCL希望變為一家科技驅動型公司的決心。

當然了,簡單的業務整合以及名字并不能代表一切。不過一旦我們從TCL科技具體的動作以及產業鏈的布局出發去考察TCL科技,就會發現,“科技”TCL絕不僅僅是一個噱頭。

 


 

TCL一箭雙雕

自轉型后,TCL科技的投資之路就步履不停。7月15日,TCL科技更是斥資109.74億元摘牌收購中環集團100%股權。想必大家十分好奇,作為面板企業,TCL科技投資QLED、JOLED也就算了,為什么這次一下子又跨到了光伏產業上?

事實上,不論是從短線還是從長線上來看,TCL科技收購中環集團都意義重大。

首先,從短線的資本層面來看,受業務重組和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響,TCL科技2020年Q1凈利潤降低了47.61%。TCL科技現階段首要的任務,就是給資本市場以強大的信心。

財報顯示,中環集團2019年末總資產為491.1億,全年總營收為 168.8億,凈利潤達9億。
據了解,中環集團最核心的兩大業務為單晶硅片和半導體材料,其中單晶硅片占集團總營收的九成以上。目前中環集團總投資30億美元的大硅片項目已經開始投產,預計未來每月的總產能可達到百萬片以上。并且中環集團近期還參與了中芯國際的上市戰略配套,未來預計將納入中芯國際的大硅片供應體系。

考慮到自十二五以來,我國一直在加緊布局半導體產業,以中芯國際為代表的集成電路制造企業正在強勢崛起,想必將會在資本層面給中環集團以極大的推動力。

因此,綜合這些因素來看,收購中環集團后,將會有效的提振TCL科技的營收規模以及盈利能力。

當然了,如果單純為了提振財報,那么TCL科技大可選擇收購更簡單、更純粹的企業,而不必和IDG資本、正泰集團等資本團體搶奪未來風險更大的半導體企業。

而之所以從去年開始,TCL科技就瞄準了中環集團,與TCL科技自身的業務也有極強的關聯性。

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印制電路板和面板產業,并不是相互孤立的,這是因為上游的半導體材料、器件,和半導體顯示有著極強的聯動性和互補性。比如目前世界上領先的面板企業三星、LG、夏普等,均是半導體、顯示、光伏三大產業協同發展。

半導體顯示戰略版圖已成規模

從趨勢來看,隨著終端設備越來越多,未來世界屏幕也必然無處不在。在這個背景下,隨著上游產業鏈的成熟,不同尺寸屏幕割裂的態勢顯然成了行業前進的最大阻礙,因此,一個集成、統一的顯示產業將成為可期的未來。

也正是因為看到了這個趨勢,2018年末,TCL才會將半導體顯示業務和終端業務分割。不過雖然半導體顯示業務和終端業務是對等的分割,但是從TCL隨后的動作來看,顯然半導體顯示業務才是TCL的“主業”。

這主要是因為兩個原因,一、半導體顯示業務是決定大屏終端生與死的技術,與PC、智能手機等設備上處理器的地位很相似;二、一旦前沿的半導體顯示技術成規模,那么至少可以供企業吃五年。

從TCL科技的動作來看,其早在2009年,就通過建設華星光電押注下一代顯示技術,目前是全球唯二的可以大規模量產QLED屏幕的企業。
此外,為了緊追時代,TCL科技還于2020年初攜手三安半導體共同出資3億元成立聯合實驗室,開展對最前沿的顯示技術Micro-LED的端到端開發。

另一方面,2020年6月份,TCL科技還斥資20億元投資JOLED,以促進印刷OLED的大規模量產。

目前來看,顯示面板無非兩個方向,其一是畫面更好,其二是柔性屏。

TCL科技的QLED面板,現階段已經滿足了消費級市場對于電視畫面更好的需求;正在研發的Micro-LED面板也在盡力貼合未來高端電視對于面板極致要求;投資的印刷OLED面板更是契合了柔性屏的時代需求。

考慮到顯示產業是一個路徑清晰,吃技術、吃時間的產業,TCL科技又通過收購中環集團補足了自身半導體產業方面的弱項。可以預見的是,未來TCL科技的半導體顯示產業,必將更上一層樓。

面板帶動產品

看到這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2018年末,TCL科技將半導體顯示業務和終端業務分割的動作,就會發現不僅僅有梳理資源的意味。這主要是因為半導體顯示業務本身就可以成為一項“生意”。

奧維睿沃數據顯示,2020年2月,全球LCD電視面板出貨量為1964萬片。其中TCL科技華星光電出貨369萬片,占比18.8%,位列全球第一。華星光電等屏廠的崛起,直接導致LGD、三星等廠商的利潤率不斷下滑,迫使后者放棄LCD產線。

另一方面,在高端顯示技術上,由于TCL科技華星光電有QLED這個核心技術,也在高端領域給其他終端廠商供貨。比如華為去年發布的75英寸智慧屏就采用了TCL科技的QLED屏幕。據李東升介紹,華為是TCL科技近兩年增長率最高的客戶。這也從側面凸顯出TCL科技QLED的獨特性。
憑借著價格和技術等方面的諸多優勢,雖然2020年Q1全球電視面板的出貨量同比下跌了12.7%,但是李東生仍信心滿滿的表示,2020年全年TCL科技華星光電將保持兩位數增長。

在此基礎上,TCL科技華星光電也開始反哺自家的終端設備。

2019年中,TCL提出了75 英寸及以上“超大屏矩陣”概念,發布了11款極具競爭力的75 英寸及以上超大屏產品。

TCL的“超大屏矩陣”有兩大特點,一是屏幕參數足夠亮眼;二是產品價格足夠低。 以TCL X6C為例,在僅售19999元的基礎上,其搭載了一塊85英寸的屏幕,這也是業界首款價格下探到兩萬元以下的85英寸電視產品。

雖然并不知道TCL “超大屏矩陣”的產品的各方面成本,但是從產品以及價格反推,TCL科技華星光電供給終端的屏幕,成本一定是更低的,技術一定是更高的。

綜合來看,雖然粗看起來TCL科技收購中環集團似乎有些“不務正業”,但是透過中環集團的優勢,我們可以發現,不論是短線還是長線,TCL科技收購中環集團都有其合理性。

而隨著中環集團并入TCL科技,補齊后者顯示產業的最后一塊短板,也必然會反過來刺激TCL科技半導體顯示產業的飛奔。這不光可以助力TCL科技成為全球領先的屏幕供應商,更可以反哺TCL的終端設備,使得TCL成為一家擁有雙輪驅動正向刺激的平臺型企業。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